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重生农门骄一手消息番外 > 第89节(第1页)

第89节(第1页)

崔嬷嬷也没有多客套,坐过去笑道:“太太找老奴有事?”她端的是李廷恩给的饭碗,对曾氏,她心里很清楚。李廷恩叫曾氏管家只因为这家里曾氏算是最明白的人,而且占了主子的名头。她是能管家,并且更能信得过,可天生就是个奴才,哪怕是永溪石氏出来的奴才,那也还是奴才。既然是奴才,明面上越俎代庖说起来就不好听了。

对崔嬷嬷不过分恭敬的态度曾氏觉得恰恰好,她让人上了茶,就问起了柳姨娘,“我听下头的人说嬷嬷从廷恩的私库里取了半斤玉茯苓。”

“是有这回事。”崔嬷嬷恭敬的笑,“大少爷去京里前把私库的钥匙交给老奴时就说过,要家里要用药材,尽可上私库中取用,都是够的。京里寻到好药材,还会时不时送回来添补。六少爷生出来就体弱,柳姨娘虽不是六少爷的娘,好歹生养一场,想必柳姨娘是最清楚六少爷体质。再有老太爷老太太心疼孙儿,老奴觉着半斤玉茯苓不算是大事。大少爷自来心疼下面的少爷姑娘们,五少爷以前吃过鸡心粥,六少爷吃点玉茯苓又值什么,左不过一二百两银子的事情。”

听到崔嬷嬷说了这么一串话,曾氏就笑。

她很明白为何自己只问了这么一句崔嬷嬷却要答这么多,这是要借她的地方把话传出去,同时还要堵住四房人的口。

“小六这孩子底子是差,也怪我当时没想明白,光想着给柳姨娘教教规矩,谁想柳姨娘到庄子上连饭都吃不下了。”曾氏叹了一口气,望着崔嬷嬷,“京里又送了东西回来罢,不知道廷恩那孩子有没有信来,早上去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还催着问小六名字的事儿。”

一说这个,轮到崔嬷嬷觉得好笑了。

明明心里恨大少爷恨得咬牙,得了个孙子还非要巴巴的叫人送信去京里,说要让大少爷给弟弟起名字,好沾一沾大少爷的才气。这不是巴结又是什么?

崔嬷嬷板正了身子摇头惋惜,“老奴倒是知道京里有信给五姑娘,不过五姑娘既然没说,想必大少爷还没拿定主意,取名是大事儿,大少爷必然要多想一想。”

正如菊盏所说,曾氏一点都不在乎柳姨娘生的那个儿子,有这孩子,多给一碗饭吃,没这孩子,她日子也不见得就过得有多好。她叫崔嬷嬷过来,是为了柳姨娘,看说的差不多了,曾氏就试探道:“嬷嬷觉得柳姨娘如何的规矩如何?”

崔嬷嬷就恭敬的道:“有四太太教导,老奴觉着比以前好许多了。”

曾氏叹息道:“我原本琢磨着也是如此,才叫人把她接了回来,谁想方才过去,她那双眼睛,照旧是四处乱看。在我跟前倒不妨事,家里若有客来撞上了她,还是这副模样可不成。我想着,她以前是唱戏的,大抵那眼神儿是改不过来了。即便要教,我身边的人都不成,还得请嬷嬷想想法子。”

崔嬷嬷闻言端了茶盅捧在手里没说话。

见此情景,曾氏笑了一笑,不疾不徐的也端了茶喝。

片刻后,崔嬷嬷把茶盅放下,冲曾氏弯了弯腰,正色道:“既然四太太您吩咐了,老奴就想想法子罢。”

曾氏眼波一闪,冲着崔嬷嬷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先前写的一大章都删了,这是重写的,最终决定还是要铺垫一下,要不太生硬了。明天尽量把这个情节写完,但说实话,写文这种事情,真的说不准,我也是写了文才知道卡文,收不住啥的太痛苦了

☆、第108章劲浪(上)

崔嬷嬷挥退身边的小丫鬟,凝眉想了会儿,起身就去了前院。

到了前头,她冲康成还有李四虎福了福身,直接把事情给说了,“这两日四老爷那头怕是不太妥当,老奴的意思,叫两个下人略跟一跟罢。”

康成骇了一跳,他才收到李廷恩叫下人加急送过来的信,让他来李家住着,心里正提心吊胆出了什么事儿,没想崔嬷嬷就过来说要找人跟着李耀祖,“这,四叔那头……”

说句大实话,康成一点都不把李耀祖放在眼里,不过到底是长辈,要叫人盯紧了,心里总是有些不舒坦的。何况他是女婿,是半子,可不是姓李。

崔嬷嬷笑了笑,把曾氏说柳姨娘有些不对的话讲了,“有两个近身服侍四老爷的小丫鬟,也说四老爷这些日子时常惊悸,老奴的意思,是怕外头有人对四老爷不恭敬,四老爷不愿意家里头人担忧才瞒了下来。”

这样换个说辞,康成就能接受了,他哦了一声,却扭头去看边上一脸冷漠的李四虎,试探道:“四虎,你说呢?”

李四虎睃了一眼康成,见康成不好意思的干笑,心里哼了一声,瓮声瓮气的道:“大哥让我在家看家,我只认大哥的话,谁也不能作怪。”

康成一脸尴尬的笑,心里暗骂这是怎么说话的,没念过书就是不成,说话这么直眉楞眼的,真不知道李廷恩这妹夫是看中这李四虎什么了,偏要收了做弟弟。

不管心里如何想,李四虎先开了口,康成还是答应了崔嬷嬷的话,叫来人安排去跟着李耀祖,这段日子严加注意四房的动静。

他们这头在商量,那头曾氏虽说给崔嬷嬷漏了消息,心里仍有些不安,第二天一早起来就是叫人问起柳姨娘和李耀祖的动静,得知都没有出什么差错,这才松了一口气。正用青盐漱口的时候,丫鬟就来说两个孩子过来了。

“三少爷和六姑娘特意早点起来陪您一道用早饭呢。”

听着丫鬟的话,曾氏嘴角露出浅浅的笑痕。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或许在最初嫁进李家门的时候,她曾经看不起李家其余的人,她曾经梦想过李耀祖能有一日真的光宗耀祖,然后她能够得到一个诰命,光宗耀祖,彻底远离乡下农妇的日子,过高高在上的生活。然而李耀祖的屡试不中以及性情上的卑劣,早就让她对这个男人绝望了。她为何要在范氏面前卑躬屈膝活着,为何要因李廷恩一句托付就在家兢兢业业,不怕得罪人的管家,都是为了一双儿女。

她的孩子,绝不能毁在李耀祖和范氏的手里头。

曾氏整了整发髻上的钗环,微笑着吩咐丫鬟们,“再去灶上看看,拿些碎银子去,让他们添几个忠儿凤儿爱吃的鱼头酥和芙蓉卷上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