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红楼我是贾琏断刃天涯 > 第208章 绅不聊生(第1页)

第208章 绅不聊生(第1页)

遭遇夜袭后,贾琏变得越的谨慎,每日行军不求快,但求稳。

郧阳府山多林多,道路两旁的树砍的差不多了,灌木丛却长势喜人。

白天还好点,晚上怎么办?要知道,当下郧阳最大的一股叛军是矿工的底子,会玩轰!

这玩意除了硫磺不好弄,其他的完全可以就地取材。鬼知道这快两年的时间,到底攒了多少家当,能轰多少回?

足足走了五日,贾琏才看到郧阳府城。看见城头上官军的旗帜,贾琏放心的同时也更为愤怒,这一路走量,竟然没有遇到官军,别的不说,这里乱了一年多,生产早就停了,当兵的吃什么,没吃的怎么打仗?后勤这帮人该杀啊!岳齐也有问题,竟不派兵护粮道。

贾琏倒是带了一些粮食,但仅仅够这几百人吃半个月的,也就是说,十天后他也断粮了。

见了岳齐,贾琏才知道误会了。

“吴汉就擒后,贼遁入山中,粮道走白河口。”

哎呀,大意了,白愤怒了。实在是自己忽略了,粮道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走6路。如同南北朝时,高欢与宇文泰之间,围绕着黄河粮道的关键点,一个筑城,就给水道堵上了,另一个只能想想法子搞过去,双方来回的拉扯。

“官兵军纪如何?招抚效果如何?”贾琏问的很直接,毕竟代表的是张廷恩。

“此地长期存在匪患,不能根绝。官兵经常遇袭,情绪暴躁,很难克制。按照张相制定的策略,乱民只要下山,既往不咎。就目前来看,效果不佳,一共也没几个人下山。”

随着岳齐的讲述,亲身经历的贾琏能听懂他的意思了。郧阳这地方山多,离开官道就会被袭击。官道还算安全的原因,大军砍树的结果。

乱民中,最彪悍的一伙头目姓徐,本是矿工,只因矿上扣了工钱而反抗,却被抓进牢里。后来被乱民从牢里救出,因之素有威望,推为领。

好家伙,没做过牢的不好意思做造反头子是吧?

贾琏说起路上的夜袭,岳齐顿时了然:“此丁达木那一伙贼人,此贼善用火攻。南下官兵,十天前,就被此贼夜间放火烧了一次,死了三个,伤了一百多。”

提到这厮,岳齐咬牙切齿道:“此贼乃落地秀才,读过几本书。因为县学的廪米没有下来,他去问了一下教喻,却被开除县学。一怒之下,上了山做贼。此贼和姓徐的不一样,他上山早几年,趁着民变的机会,手下几十号人壮大到近千人。徐头目那边还会种地,此贼的手下,只会抢劫,不事生产。”

也就是说,目前一共两支造反的队伍最难弄,其他的零星散落,百十号人的队伍,不足为患。基本上是官兵去扫荡,他们就躲山沟里,你走了,他又回来了。

岳齐一开始就是针对这些小股贼人,结果伤了几十个人,毛都没找到一根。

然后又调转方向,去打徐头目,这厮有固定的山寨,目标明确嘛。结果自然是损兵折将,徐头目根据地形,弄了很多炸点,堆满鹅卵石,盖上土掩饰为土包,谁会注意呢?结果自然是靠近了就轰的一声。

直接被炸死的不多,但伤的太多了。等打到山寨下面才现,别说人了,鬼都没一个,早就跑了,气的岳齐放了一把火。十天前,岳齐去打丁达木,这一路上真是艰辛,陷阱无数,可谓五花八门,伤亡不大,就是疲惫不堪,顺利的占据了山寨,夜里睡觉火烧起来了。

这仗打的叫一个窝囊,但岳齐还没法在军报上说的太细,不是用不起笔墨,因为丢人啊。

休息了一夜,贾琏表示要去实地看看,岳齐死活给他拦着,绝对不能去。已经进入十月了,天干物燥的,一把火烧起来,跑都没地方跑。现阶段只能以官兵把守各路要点,堵住进山的道路,以四面围堵,八面张网之策,才能尽量的减少损失,最终消灭贼人。

岳齐还拿出了一个方略给贾琏看,大意就是各省官兵四面围堵,严禁物资进山。并称:“吴汉被擒后,贼势已散,不足为虑。我等上奏陛下,讲明原因,陛下不会再催,只是围堵的话,需要的官兵不多,万余人足以,各地官府的压力也会变小很多。再者,根据山地特点,训练一支习惯在山区作战的小股部队,日常训练熟悉地形,到时候以小股对小股,反而能有奇效。”这份方略看下来,岳齐还是有东西的,很快就适应了战场需要。

果然,万万不可小看古人,人家的专业领域,不是自己可以随意置喙的领域。

“军事上应该没问题,但这仗关键在于地方治理上。只要百姓能有口吃的,都不会起来造反。我建议,派人统计无主土地,一律充公,租给百姓,一年免税,三年免租。只要百姓下山种地,种子农具。再派干员一人坐镇郧阳,可期三年平此地。”

岳齐听了倒是没意见,毕竟现在的郧阳府,只有官兵在,当官的全跑了,最近的官员在白河口,远一点在襄阳。比如湖北巡抚于人杰,就赖在襄阳,每天去拍张廷恩的马屁。

两人一番商议后,制定了文武策略,快船顺汉水而下至襄阳。

张廷恩看罢,立刻八百里加急,转送京师,并附上个人意见。

【此策,难在地方官员选派,如用人不当,恐遭反噬。臣冒天下之大不韪,请各县设督邮。此职只有调查上报的权利。】

言下之意,要不是地方官员不当人,也不会有郧阳民变。如今这个策略,一旦官府混蛋的话,山高皇帝远的郧阳,谁知道他收了多少租子装自己的口袋里?所以,龙禁尉派人在地方设点,监督官员吧。这帮读圣贤书的人,可都不是啥好鸟,皇帝一个看不到,他们就能折腾的民怨沸腾。

这就是张廷恩出征后最大的感受,得加强监督了,苛政猛于虎啊。文官不靠谱,那就上特务吧。反正就得有人盯着他们,不然这帮官员能把朝廷折腾散架。

这个建议,真就是背叛了立场,文官的立场,很遭恨的。

这就好比严嵩和徐阶,两人都是辅,都是贪官污吏。只因为严嵩对嘉靖惟命是从,徐阶该顶还是要顶一下的,前者在读书人心目中,就是背叛了立场,所以后来的人从史料于民间的戏曲中,看到的就是严嵩是贪官,是奸贼,徐阶嘛,甚至还有美名哩。

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可以说,张廷恩表示如果需要,我可以明奏的话,真就是把自己丢出去,不顾身后名了。

贾琏人在郧阳,当然不知道具体情况,最近他倒是没怎么打仗了,也没上实地考察,就是在城里乡村之间到处游荡。带着家将们,像一个出游的书生,遇见百姓就聊几句。

岳齐对此很满意,只要别来捣乱就行。至于安全问题,他真拦不住了,派兵护送被撵回来了。只能赶紧通知张廷恩,管管你的学生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