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盛世明君千古一帝 > 第 49 章(第1页)

第 49 章(第1页)

不知益州原本班底是不是和李昂一样聪明,将刘荨和司俊心思猜了个十成十,但他们的确看上去一点都不担心。

益州原本班底的淡定态度,也传染给后来人。他们见益州官场一片平静,每天除了忙自己的工作忙得热火朝天之外,没花多少心思在别人的挑拨离间上。就算有人谈起这件事,多是用戏谑不屑的口吻。自己就算先前有些担忧,久而久之也平静下来了。

既然同僚这么信任陛下和司州牧,那他们若做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倒显得君心不良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学宫和图书馆终于建好了。

刘荨高高兴兴的弄了个剪彩仪式,亲自拿着大金剪子,去剪了一次大红绸子。刘荨想拉着司俊一起去,司俊嫌弃太丢脸,无论如何都不肯去。最终刘荨就一个人上台了。

他不但剪了大红绸子,还布了即兴演讲。

司俊看着台下那群人激动的样子,心想,刘荨还真的有演讲家的天赋。无论怎么胡扯,似乎都能让人信以为真,并且为其共鸣。

就这天赋,不当传销组织头目,咳咳,不当皇帝可惜了。

图书馆修建的很像是现代的图书馆了,运用的也是现代图书馆在还没有计算机系统时科学的管理和分类方法。

图书馆中可以借阅和抄录书籍,需要办理借书卡,笔墨纸砚可以自带也可以在图书馆商店购买。图书馆中借阅旧了的,不能再被借阅的书籍,则会低价处理卖出。

学宫则广邀天下贤人办学讲学。在这里他们可以宣扬各个学派的言论,普通老百姓都能来听课。官府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组织官方的人员讲解比如种植、养殖、纺织等方面的技术,听课者需要一个铜板的入场费。

讲课者可以得一半入场费,剩下的则由学宫管理处收取,做为组织和维护的费用。

图书馆和学宫还有许多细致的规定,这些都是宿谊教给刘荨和司俊的。宿谊在自己所处时空兴建学宫和图书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相关制度已经比较成熟,刘荨和司俊可以现学现用。

因在战国时候,就有学宫出现,所以虽然在当世罕见,只要有古可循,就算是最古板的人也不觉得有问题。

但他们不知道,兴建图书馆和学宫只是第一步。世族豪门都有自己的藏书和人才储备,本身声望也足够大,不需要在图书馆借阅书籍,也不需要去学宫向平民百姓讲课来推销自己的学说。图书馆和学宫就是为庶族贤人学子们准备的场所。

当庶族的学子和贤人们被学宫和图书馆吸引到成都之后,刘荨和司俊就要开始第二步计划了。

第二步计划,便是科举取士。

科举取士,打破士族门阀对人才供给的垄断,这才是刘荨和司俊真正的目的。

若是天下安定之时,刘荨只需要一道圣旨,天下学子自会蜂拥而至。但现在天下处于战乱中,学子们长途跋涉,需要面对许多危险。而且消息也不畅通。

刘荨只能先放出学宫和图书馆的消息,吸引大量人才进入成都之后,再开科考试,才有足够的人应考。

而且那时候,刘荨可以做出这种选拔人才的事,士族门阀也会心生麻痹,不会联想太多。

天下战乱不休,地区和地区之间被不同军阀隔断,本来由各地乡绅望族推举人才变得不可行。皇帝陛下要选拔人才,自然没有比考试更简单易行的手段了。

他们不会想到,这考试取士的手段不仅仅是用于战时,也会延续到战后。

当刘荨在朝廷中塞进了足够多的庶族人才之后,这些人天然就和世族形成对峙趋势。到时候世族出身的官员再想反对科举取士,让庶族人才跳过世族的筛选直接进入朝廷,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全益州上下都对学宫和图书馆交口夸赞。连刘荨派往荆州去帮助李昂的班底,都有些忍不住想要回成都,瞻仰这读书人圣地的冲动。

别说其他人,李昂自己都心痒痒的。结果刘荨非常可恶的一道密旨给他,说他若真想看,以后就让他当益州牧,不带他回京城了。

李昂气得拍桌子,这是威胁吧这就是威胁吧这就是威胁

李昂的下属们哭笑不得。不过皇帝陛下和李州牧的感情也真是不错,这种事都能拿来开玩笑。

图书馆和学宫剪彩运营之后不久,就到腊月了。

马上刘荨就要度过离开京城之后第一个新年。

他掰着手指头数着,自己离开京城之后干了多少事,越数越惊讶。

刘荨对司俊道“我觉得我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所做的事,比我之前当皇帝的六七年都多得多。”

司俊不由有些心疼的拍了拍刘荨的肩膀,道“别想以前的事了。”

刘荨点了点头,他道“想着以后都会这么忙,忙得我都没时间追剧,一回到家就累得倒头就睡,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允悲。”

司俊听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快到新年,战火似乎也稍稍平息了一些。益州本就很安宁,新年的时候,刘荨还给官吏们放了近半月的假,让他们安心过一个新年。

所谓放假,当然不是什么都不用做了。只是官员们不需要再每日当值,本地官员轮值,想回家的可以向上峰提交申请回家,如果有什么事,通知一声,官员们就立刻回到工作状态。

不过虽然益州官吏中外地人不少,但请假离开的一个都没有,倒是有许多官员趁此机会购买宅子院子,请人把家人接到成都来。

益州生活和外州简直是天与地的区别,他们习惯在益州的生活之后,再让他们跪坐在地上,吃着没滋没味的水煮肉蘸酱,喝着加了不知道多少奇怪东西的茶汤,他们是真不习惯。

在益州,他们闲暇时可以坐在躺椅上,手里捧着红薯干或是五香、麻辣的肉感,一边啃一边喝着今年炒制的茶叶。这种生活,妙不可言。

只有老天爷知道,司公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思妙想。所以皇帝陛下怎么可能和司公有矛盾他们两明摆着是同师门甚至同来历的人。

他们还想装作普通君臣的样子,但益州这群人精下属们显然已经看清了真相。

荆州官吏们的日子就要难过许多。

李昂虽跟随司俊一同度过益州最初打拼的阶段,但轮到自己照搬益州模式之时,仍旧觉得头疼不已。

他不由私下多次对下属抱怨,之前给司俊当下属,什么事都有司俊兜着,还不觉得。轮到自己做主的时候,才知道司俊有多不容易。

可再不容易,他也不能认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