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日月生辉什么意思 > 第79章 九里一千墩(第1页)

第79章 九里一千墩(第1页)

“老哥,我刚尝了那蜜汁捶藕,这入口软糯,浓而不腻,虽然软塌塌的,但带了一些韧劲,再配上糖桂花,枣脯一类的配料。这莲藕的清香,猪油的清香,还有果脯的甜香交融在一起,既有层次又交融的非常恰当。我就想着等会儿能不能找到地方,多买一些路上当下酒菜。老哥,你是当地人,必是熟的很。”

陈太傅见喜宴也吃得差不多了,这难得来宝应一趟,总得带一点当地特产走。

他虽是信州人,但在这望京府待久了,更爱吃这甜口的东西。难得寻到一个对味的,自然想可劲的吃。既然那捶藕经油煎制过,当然可以多放几天,至于那蜂蜜,果脯一类的,他早就吩咐人带上了船。

“外祖,这么甜口的东西您还要再去买来吃,您忘了大夫的医嘱了吗?”这韩晖又在这恰当的时候出现了,对陈太傅提醒道。

“老弟,这位怕是你的孙儿吧!倒是一个孝顺孩子。”那宾客夸赞道,“不过这甜口也得看情况而定,吃得适量即可。唐朝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曾说过,“食捶藕,令人心欢悦,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老夫也是一个医者,自然不会妄言。”

“小子,这位家中可是世代行医,家学渊源,说得自然是准的。”陈太傅如得神助,口气自然强硬了些。

“老弟,你等会吩咐人,过了那嘉定桥往东走,第一个小巷拐弯就是了,那里有一家岑记,做的捶藕极好。”

“那倒是挺好的,随礼,等会就麻烦你过去一趟买些来,毕竟此地你熟一些。”陈太傅突然压低声音说道,“买多一点,顺便再去买点这边的酒来,直接让人送上船即可。”

陈太傅咂巴咂巴了嘴,不知他是在回味酒呢,还是在回味刚才那些美味佳肴!

陈随礼领会陈太傅的意思,便依令前往。

“老弟,我有些不胜酒力,也该回家休息去了,就此告辞。”

“好的,老哥,下回我再来贵宝地,一定前去医馆拜访。”

宴罢人散,陈太傅一行人与主家告辞后,便出城而去。

“外祖,怎得不回船上了吗?可是还有事要办?”韩晖见状询问道。

“老夫今日要去那射阳湖边一趟,有个隐居在此的人需要前去拜会。”

“所以您老人家是故意在扬子渡将娄副使丢下的,就是为了赶来宝应会人吧。”

“呵呵……”陈太傅笑而不语。

“您还说您不是拿孙儿借机生事,苦的累的都让我扛,冲锋陷阵都得是我,这不是小卒子是什么!”韩晖就知道没有那么简单,他那外祖看着淡泊明志,心里却是走一步算十步,那谁玩的过他呀!

“等会你要见到的,那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若你能得他指点一二,也是不错的。”

“谁啊!孙儿曾经见过吗?”

“见到了人,你就知道是谁了!”

韩晖在心中盘算着,既然外祖这么一说,那个人他必然是曾经见过的。只是不知是他记事之后还是记事之前,若是他还在襁褓之时见过的,那就是外祖又拿他在开涮了。

马车东行,便见前方出现一大湖,湖上烟波浩渺,一望无垠,湖边千里芦苇荡,风光极美。

“外祖,这湖怕是孙儿见过最大的吧!”

“这前朝《太平寰宇记》有写,这射阳湖长三百里,阔三十里,你且来算算有多大?”(一里约53o米)

韩晖在心里盘算了半天,暗暗惊叹道,“外祖,这怕是淮南最大的湖了吧,与那太湖也不分伯仲!”

陈太傅感叹道,“此湖由淮河携黄河泥沙堆积而成堤,又有那江淮各支流汇集而成湖。只怕以后也会如那瓜洲一般,这泥沙越积越多,沧海变桑田。这居住的人多了,自然会将这地方变得更适宜人居住。

人与天斗,其乐无穷!

前朝范公也曾游历过此地,其诗有云

渺渺指平湖,烟波极望初。

纵横皆钓者,何处得嘉鱼。

看看这湖上小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靠得就是这湖吃饭。”

马车沿着射阳湖边行进了一段路,见前面有土墩排列其间,星罗棋布,形态大小各异,似盂或釜覆盖在地面上。

“外祖,这里立着这么多土墩有何用处?”韩晖指了指前面,示意陈太傅看。

陈太傅以前可从未来过这射阳湖,确实是不知了。

“晖哥儿,此事你还是问你陈叔,他曾居于此地,或许知晓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