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重生农门骄一手消息番外 > 第29节(第1页)

第29节(第1页)

李火旺确定了消息,激动的脚下都发软,扶着李二柱的手往外走,一个劲道:“走走走,赶紧的,到门口去等着。”

他们人还没出去,就听见后头传来丫鬟惊慌的喊叫声。

“老太太。”

父子两扭过头去一看,就见范氏浑身僵硬,两眼紧闭,唇瓣咬的死紧的昏倒在地上。

“这,这是咋了。”李火旺以为是自个儿先前说的那番话让范氏晕过去了,又急又愧,连声喊人让请大夫来。李二柱跟着要忙活,被李火旺拦住,“老二,你上门口去等着廷恩他们,这有一帮子下人。”

李二柱不乐意,“爹,这咋行。”

“有啥不行的,上了年纪的人,总有点小毛病,没事儿。”李火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说了一句,打发李二柱赶紧走。

李二柱不敢违背李火旺的话,苦着脸去了门口。

李火旺看这下人们七手八脚把范氏抬到屋里床上去了,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儿。先前猛然看到范氏倒在地上那股劲头过去,这回过神他觉着其实他也没说啥,咋一串大实话人就倒了。这是心里不乐意他的话,还是听见廷恩回来的消息给激的。

“唉,心眼儿多啊。”李火旺喃喃念了这么一句,跺跺脚跟着进了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要早点,我看能不能再写点明天用。另外,我码字并不快,现在为了保证更新,所以只能挑一些大家有疑问的留言回复,不能全都回复大家,十分抱歉,不过我都认真看了的,我保证,严肃脸。

另外这章不是宅斗,是在回溯一些过去五年的事情,其中也有后面一系列事情发生的线索。

针对上一章大家说的李廷恩没有对李桃儿介绍到天赐和小宝的问题,那啥,其实就是我写漏了,但是V章修改必须要加几十百来个字,我不想加一段无聊的话进去,所以这个就给道歉,我就不加了,省的让后面买的童鞋为这个多付钱。

还有胡干饼如何控制的问题,暂时保密,不过李桃儿其实是个很有手段的女人,她早已今非昔比了。

最后大家看文愉快,^_^

☆、第44章

李二柱一个人在门口接人,他和李桃儿多年未见,本来应该有许多话要说,可这会儿担心着范氏那头,他只得匆匆与李桃儿说了几句,就着急要去瞧瞧情况。

听说范氏晕倒,李廷恩陪着忧心忡忡的李二柱往里走,一面道,“奶身子骨向来强健,这回是怎的了,”

李二柱也摸不着头脑,“一大早起来还好好的,就跟你爷说了会儿话。这不我听下人回来说你把你大姑一家带回来了,跑去跟你爷他们报喜。你爷还说要亲自出门来接你和你大姑他们,谁想脚还没出院子,你奶就厥过去了。”

其实李二柱有些话不好意思跟儿子说。儿子走的近两年里,老爷子和老太太就分了房睡,关系也不像过往,家里头上上下下的人都看得出来,不过谁也不敢说罢了。

“哦,那是听着咱回来的消息才晕的?”李桃儿走在李二柱边上,听得这话,笑了笑,“看样子娘是欢喜坏了。”说着她叹了口气,语气里充满怀念,“说起来,娘当年还教过我做女红呢。那时候我在家带三弟四弟,娘每天要教我做不少的花样。”

李二柱闻言眼眶也红了。他看了看李桃儿一家身上的衣裳,更觉得这个大姐是受了大委屈的。

“大姐,回来就好了。当年咱家得你做女工补贴,后头日子松快些你又嫁的远了,逢年过节咱这几个做兄弟的连个礼都没给你送。”李二柱越说越自责,抬起袖子抹了抹泪,“好在廷恩把你给接回来了。”

李桃儿很了解这个弟弟的性子,天生就比其它人软绵的多,再有范氏长年累月苦心搓揉。当年自个儿这个有几分小机灵的都被范氏唬弄住了,更别说这个弟弟。她也不打算在李二柱面前说范氏的坏话,只是嗔道:“瞧你哭个啥,大姐还得多谢弟妹生了个好儿子,我如今也能沾沾廷恩的光。”

想到李芍药嫁出去时候的嫁妆,李二柱看了儿子一眼,见李廷恩没有表示反对,连忙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走到廊道口的时候,一面是通向范氏他们住的院子,一面是临时给李桃儿他们置备的客院,李二柱有点犹豫。

“要不大姐你们先去洗洗吃点东西。”李二柱想了想,觉着范氏一向身子骨强健,说不定真的就是李火旺说的那样是犯了老人病,又看李桃儿一家除了个身强体壮的胡威,个个都是面黄肌瘦,指不定赶路吃了多少苦头。毕竟心疼亲姐姐,当下就想叫李桃儿他们去休息休息。

胡威看着曲径通幽,碧水映日,亭台楼榭廊道相连的三进大宅子眼睛都转不过来,早就想看看李家安排他们住在啥地方,立马就要点头,结果被李桃儿眼风一扫,登时不敢再开口。

李桃儿随手扶了扶鬓角,正色道:“娘是长辈,她又因欢喜我回娘家才犯了病,我哪能不先去给瞧瞧。”说罢不容置疑的要李二柱带路赶紧去看范氏。

李二柱只得应了。

李家这宅子是李廷恩成为案首之后在县城买下的。因心知肚明绝不可能在出人头地后就能干净利落的把所有人甩下过小家的清净日子,所以李廷恩这宅子买的极大。说是三进,实则比一般人家五进的院子都大,正面后头两进都是大院子套着小院子。两侧也是同样摆开两排屋子,独立成两个院落。能让李家四房人都住的宽宽松松,要是愿意,可以一辈子老死不相往来。

这院子的地段不怎么好,在曲江河边上,早前是一个江南道的茶商修建的别院。茶商本以为在三泉县就如同江南道那头,但凡运河两边都是好位置。谁知三泉县的曲江河与江南道的运河不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