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我是超体玩火箭 > 第13章 我是一个认真的大师我要发扬祖上宏愿拨开云雾(第1页)

第13章 我是一个认真的大师我要发扬祖上宏愿拨开云雾(第1页)

大师是醉醺醺地被人们扶上车的,尽管他是一个酒量非凡、而且还算得上特别小心、特别有原则的一个人,他还是有点喝高了。

喝高的原因只有一个,高兴啊!

他没有理由不高兴,因为这次动作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其实,他是一个很有野心和执着力的人,他一直用他的雄心和志向在支撑着自己,从而度过了那么多年无助茫然的岁月。这么多年来就是这份梦想在激励着他,始终没放弃这门祖传的秘艺。这次小区的动作确实搞得气氛有点大,大就对了,没准儿这会成为他职业生涯里一座里程碑式的杰作。

小区领导层对于这次改造非常满意,特别是对于大师此次针对这件事提出的‘人神共震’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一再地对于大师严谨敬业、不惜毁坏自身形象的付出,表示了最最诚挚的敬意。当然,表达以上这些冠冕堂皇的虚荣的同时,自然也不能忘了给大师一笔丰厚的出场费。

事实上,大师在自己这次的作品里确实是下了功夫的。他从没认为自己是个骗子,更不是一个靠着忽悠人四处骗钱的所谓江湖术士。

众所周知,驱邪避鬼这一行业,自现世以来,始终就是以一种尴尬的境况存在于世的。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信得也没怎么落好,不信的也没怎么落孬。朝代更迭岁月变迁,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行业也是随着历史的兴衰,在漫长的岁月里起落浮沉着。

到了他这一代手里,作为一门家族式的产业,作为一个既定的传承人,大师感觉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压力。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受家门影响大师学历颇高)他当然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并不乐观的处境。

国家不提倡这个,而且还是明令禁止的,他一度也曾将之放下而去做了多年的小买卖。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一切展都还没有大踏步的迈开步伐,老百姓的手头没有钱,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简单直接。最初他通过自己的一个城里的老亲戚,搞了一个炸油条的配方,和老婆决定做个小买卖。

那个时候,到处都还没展,整个县城里都没有几条正儿八经的大街,更别说有什么饭店门头了。他和老婆起早贪黑地炸了油条,就靠着用海燕自行车驮着竹篓子,挨村串户地满大街吆喝着卖。他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一斤油条卖八毛钱,虽然不贵,但老百姓手里也是真没钱啊!八毛一斤买油条吃的人也不多。

勉强干了一年,回头算算账,非但没挣着钱,还倒把自己的二百斤麦子给搭了进去。不行啊!这个买卖不能做了。就又去跟着建筑队干小工,一天挣四块钱。

大师有时候根本都不愿意去想那些已经很遥远的记忆,如此浪荡半生,一无是处,大师一度很是郁闷苦恼的。对于父亲交代的这份祖上传下来的所谓财产家业,他一开始也是不感兴趣的。他是抱着一种仅仅作为一份家族传承顺延、不能在自己手里断绝、断绝了就是对不起祖宗的不屑子孙等等思想压力下,或者自我安慰往高尚了说它是一种“文化”,而不得不去慢慢接受它的。

后来不知是哪一天,大师忽然就现,上门找他的人多了起来。国家这么大,文明昂扬的正气之风,不可能吹遍每一个角落,在一些相对落后的乡村,还是有些人在遇到一些自己不解的事情时,会先想到身边继承了祖业的他。

说是继承,那完全就是对外宣扬的自我夸词,真相是从他父辈开始,就已经没有系统的接受到祖先神圣的洗礼了。没有了祖先的言传身教,父亲也是靠着组上留下来的一些记载,胡乱摸索着给人做作了一辈子。

开始只是周围乡村的乡里乡亲登门拜访,后来竟然就有从很远的地方,开着小汽车来找他的。他这人本来就灵精脑子活,在一切都以抓经济见效益的社会氛围里,他一下子就看到了蓬勃商机。而随着生意的渐渐红火,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应该将之扬光大,不管它真假,他始终相信一句话存在即理由。

如今看来,他做到了。

当然对于小区这样的案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为此他也查阅了古往今来有关这方面的大量的资料,更是把爷爷和父亲的所有的手记、以及他们用了一辈子时间整理出来的、一些特殊性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全都翻了出来。

但他一无所获。

他不相信不会有记载,即使不是完全一样,也应该会有类似的案例记录的。其实他又如何谈的上继承呢?还不就是和父亲一样凭着那些祖上传下来的记录和传下来的破烂的书籍,来参考指导着自己去给人家做法驱凶的吗?

世界上的事情很奇怪的,一些很多看似毫无关联的生,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细究起来,总会现它们其实是彼此脱不了干系的,所谓凡事必有因果,说的就是这个。

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天后,大师终于在他爷爷的爷爷的手札的最后一篇折叠着的夹页里,现了这样一篇记载。

说是在我国古代北宋年间,有一家有钱的大户人家,在这年的大年之夜,一个为之值更的仆夫莫名其妙死在了夜巡的路上。那天晚上的情况有些很不寻常,没有风没有雨,而就在仆夫死的时候,整个那家院子里的灯笼却在同一时间全部熄灭了。

此事一度闹得满城风雨,更是惊动了县衙,因当时的县令和那家主人交好,他亲自带人开展进行了缜密的调查,几天后,没有一点结果。最后也就不了了之。大富人家为仆夫举行了厚葬,并承诺照顾他的妻小。

可事情并未结束,就在事件过去后不久,更奇怪的事情生了。

在一天深夜,富人的老婆竟然毫无征兆地杀害了他的男人。

作为朋友,县官出面对富人老婆直接兼间接地进行了委婉的“审讯”,却只得出了那个富人夫人自言自语的一句话:我为什么要杀他?

叫人匪夷所思,世上难道还有没有动机的谋杀吗?婢女听到动静赶到房间的时候,夫人手里的剪刀,还在男人胸膛上一下一下地扎呢!

针对案件的特殊性,县官没有拘捕夫人,最后只以“邪魔附体”丧失理智、做出来的无意识之举而宣告结案。

即是邪魔附体,自然就得驱凶降魔,于是就找来了当时江湖上非常有名的终南山得道高人来家做法。做法的详细过程没有记载,只略略提了提最后的处理结果:重新修盖了门楼,并拆掉了夫人房里的一座平日里供拜着的花堂案几。

大师阅到这些,一下子恍如醍醐灌顶,他喜不自胜,这是完全可以拿来借鉴一番的啊!除去第二段故事,整个剧情和如今的事件都是多么地吻合啊!

古人修门楼,咱没门楼就让他们换门口呗!古人拆花堂,咱没花堂就让他们拆电器呗!多好的事啊!

就这样,很快他就做出了详尽的方案。他决定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再融入一些时代因素,要不干脆就加入一段时下流行的所谓“真人秀”互动,以此来增加节目的色彩和趣味性,这也正好暗合了,他要让此项事业,再往上提升到一个实效和美感并存的这样一个境界的崭新理念。

要知道,弘扬祖上遗风、光大门庭荣耀,这可是大师今生此刻最大的心愿啊!他有时候就总在想:要是这门职业在自己手里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好了。不是有个什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不知道自己这个算不算?不知道能不能提出申请?

说干就干,于是,就有了这次他精心策划、制定、并实施的“贯古融今、人神共振做法真人秀”。

事实证明,他应该是成功了,因为小区在换了电器和修整了门口之后,竟然真的再也没有以前那样频繁的跳闸了,门卫的值班人员也再没在那边听到过异样的响动。

人们的生活也就逐渐又恢复了宁静。孩子们又可以下楼,来到小广场上自由玩耍了。十三号楼前,可以一两个人就站下来聊聊天了。下了夜班的女人们,有时候因为家属太累睡过了头,也可以自己壮着胆子回家了。

事件过去了好久,大师还都没有安抚下自己兴奋躁动的情绪,他开始着手准备自己“非物申遗”的计划了。

这个世界有好事就有坏事,不是我泼冷水。

小区安宁了,小魏却来麻烦了。

喜欢我是体请大家收藏我是体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