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三国演义搞笑版本 > 第85章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上(第1页)

第85章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上(第1页)

话说鲁肃和孔明告别了玄德、刘琦两位大佬,坐上豪华游轮直奔柴桑郡而去。这哥俩儿在船上开起了茶话会,鲁肃冲孔明挤眉弄眼:“老孔啊,等会见了孙大将军,你可千万别说曹操他家兵马多到能堵长城啊!”孔明微微一笑,满不在乎:“嗨呀鲁哥,你就放心吧,我嘴皮子利索着呢,自有应对之策。”

船一靠岸,鲁肃先请孔明去宾馆歇个脚,自己则急匆匆地跑去找孙权开会去了。孙权那会儿正领着文武百官在会议室里开战略研讨会,听说鲁肃回来,立马把他叫进来问:“哎呀鲁子敬,你这次江夏考察的结果咋样?”鲁肃说:“大致情况摸清了,容我喝口水慢慢汇报。”

孙权从兜里掏出曹操来的公文复印件,展示给大家看:“曹老板昨儿派人送来了这么一封邀请函,说是奉天子旨意南下除暴安良,刘琮小朋友直接举手投降了,荆州的百姓也跟看见偶像似的纷纷归顺。现在人家号称百万雄师、上千将领,要约咱们在江夏来一场大规模真人cs,顺便一起打打刘备,再平分一下土地,永久结盟。你说这事儿咋整?”鲁肃接过来一看,读完后问孙权:“主公,您心里有谱没?”

孙权挠挠头:“还没琢磨明白呢。”这时候张昭大叔跳出来说:“你们懂啥,曹操那是打着皇帝旗号,带着浩浩荡荡的人马四面出击,跟他对着干忒不讲政治正确了。关键咱江东的优势就是长江天险,如今曹操拿下了荆州,等于把这天然屏障给共享了,这仗不好打啊。依我看,不如咱们举白旗,图个安稳日子,这才是长久之计。”其他谋士一听,纷纷表示:“张昭同志说得对,点赞+1。”

孙权听罢,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活像一个被作业难倒的小学生。张昭见状又补了一句:“主公您就别纠结了,投降曹操的话,咱们东吴人民安居乐业,江南六郡也能保得住哇。”孙权还是保持沉默,低头玩起了手中的笔,内心os估计是“这帮人是在帮我出主意还是劝我当乖宝宝呢?”

过了一会儿,孙权起身去换衣服,鲁肃紧跟在他后面。孙权心里明白鲁肃的心思,于是握着鲁肃的手说:“你想跟我聊点啥大事儿?”鲁肃直接了当:“刚刚那群人的话,真是误导你到天边去了!他们都能投降曹操,唯独将军您不能降啊。”

孙权问:“为啥呢?”鲁肃接着解释:“像我这种小角色,要是投降曹操,估计还能回老家继续做官,慢慢升职也不至于丢掉地盘;但您要是投降曹操,以后可咋混?最多封个侯,配辆车,一匹马,几个随从,哪还有脸面在南方称霸一方?那些人都是为自己打算,他们的意见不能听。将军您得早点拿定主意才是。”

孙权听了连连叹息:“他们这些人的想法,真是让我太失望了。你的观点和我的考虑完全一致,这简直就是上天派你来帮我出谋划策的呀!不过曹操刚合并了袁绍的军队,最近又收编了荆州兵马,实力确实有点吓人。”

鲁肃淡定回应:“我之前到了江夏,顺便带了个叫诸葛亮的家伙过来,就是诸葛瑾他弟。您可以找他聊聊,就知道曹操到底有几斤几两了。”孙权一听:“哦,你说的是卧龙先生啊?”鲁肃点点头:“对,他现在馆驿歇息着呢。”

孙权想了想:“今天时间晚了,咱们明天再见面吧。明天召集文武百官,先让他见识一下我们江东的人才,然后再正式讨论大计。”鲁肃领命离去。第二天,鲁肃把孔明带到幕府之下,还特意叮嘱:“待会见到主公,千万别说曹操兵多势众。”

孔明微微一笑:“放心,我随机应变的能力杠杠滴,不会出差错。”鲁肃便带着孔明来到会议现场,只见张昭、顾雍等二十多位文武官员穿戴整齐,正襟危坐。孔明挨个跟他们打了招呼,一一问了姓名,然后坐在了客位上。

张昭等人看着孔明风度翩翩、气质不凡,心想这家伙肯定是来做思想工作的。张昭作为孙权席智囊,决定先给他来个下马威,就问:“听说你在隆中自称堪比管仲乐毅,这话是真的吗?”孔明谦虚回答:“那是我年轻时的小目标啦。”

张昭继续问:“最近刘豫州三顾茅庐请你出山,据说如鱼得水,准备大举攻占荆襄地区。结果现在却拱手让给了曹操,不知你是怎么想的?”孔明心里清楚要搞定孙权,必须先说服张昭,于是回答:“我看拿下汉水以南的地盘,就跟玩似的。我家主公刘备仁义至极,不忍心抢夺同宗的基业,所以坚决拒绝。那个刘琮小朋友嘛,耳朵根子软,听信谗言偷偷投降,这才让曹操嚣张起来。”

如今我家主公刘备在江夏屯兵,那可是有大计划的,一般人猜不透哦。”张昭接话:“如果真是这样,那您这言行可就不一致了。您自比管仲、乐毅两位大佬,人家管仲帮着齐桓公称霸诸侯,一统天下;乐毅则是把弱小的燕国带上人生巅峰,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二位真可谓是救世之才啊。您之前在草庐里,虽然逍遥自在,赏风月抱膝长坐,但既然加入了刘豫州的团队,就应该为百姓谋福利,扫除乱贼。想当初刘豫州没得到您之前,都能纵横四海,割据一方;现在有了您,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连三岁小孩都知道这是如虎添翼,估计汉室要复兴,曹家快玩完了。朝廷旧臣和山林隐士都擦亮眼睛等待这一刻:以为乌云即将散去,日月重放光芒,能解民于水火之中,让天下安定太平。然而,自从您加入刘豫州阵营后,每次曹操大军一到,你们就扔盔弃甲,闻风而逃;上不能安抚刘表地盘上的百姓,下不能帮助孤儿寡母守住疆土;丢掉了新野,跑到了樊城,败走当阳,又溜到夏口,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这也就是说,刘豫州得到您之后,反而比以前更惨了。您说您这像管仲、乐毅吗?我这话可能直白了点,希望您别见怪哈!”

孔明听完微微一笑,淡定回应:“咳咳,你懂啥,鹏鸟展翅飞向万里高空,它的志向岂是那些小鸟能理解的呢?这就跟人生病了一样,先得先喝粥调养,吃点温和的药稳住病情;等身体慢慢恢复了,再用肉食进补,猛药治疗,才能彻底根治疾病。如果不等身体状况稳定,就直接来猛药硬菜,想要快康复,那确实难上加难。咱家主公刘豫州嘛,在汝南的时候遭受过失败,后来投奔刘表时兵马不足千人,将领也就关、张、赵云而已,那时他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新野那个地方,人口稀少,粮食也不充足,我们只是暂时借地疗伤,并不是打算在那里长期定居。当时兵力不足、城防不固、军队未经训练、粮食供应短缺,但在博望坡一把火烧了敌营,在白河用水计对付曹军,吓得夏侯惇、曹仁他们心惊胆战,依我看,管仲、乐毅用兵未必能做得更好。至于刘琮投降曹操的事儿,我们是真的不知道,而且我们主公也不忍趁乱夺取同宗的基业,这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当阳之战,几十万老百姓自愿跟随我们主公,扶老携幼,主公不忍心丢下他们,每天只敢走十里路,都没心思赶紧去占领江陵,宁愿一起承受失败,这也是大仁大义的表现。打仗嘛,人数劣势输了很正常,你看高祖刘邦,多少次败给项羽,最后还不是在垓下一战成功?这其中就有韩信的良策啊。韩信也不是每战必胜,关键在于国家大计、社稷安危,这需要主脑人物的决策。不像有些光会嘴炮的人,虚名唬人,坐着讨论战略一套一套的,一旦实战起来就啥也不会,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笑话呢!”

这一番话讲完,张昭顿时哑口无言,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

议室内,突然有个人站起来大声提问:“现在曹老板麾下兵马百万、将领上千,气势汹汹地要吞并江夏,您怎么看?”孔明扭头一看,哦,原来是虞翻同学。孔明撇了撇嘴说:“曹操那家伙,不过是捡了个袁绍团灭的便宜,在夏口这儿虚张声势,还敢说自己不怕,真是睁眼说瞎话,吹牛不打草稿!”

他又接着说:“咱们刘豫州虽然带着几千仁义之师,怎么可能硬刚人家百万残暴大军呢?退守夏口那是为了等待时机。再看看江东这边,兵强马壮还有长江天险,你们竟然还想让自家老大低头认怂投降曹操,这都不怕天下人笑话?这么看来,咱们刘豫州才是真正无所畏惧的人啊!”虞翻被怼得哑口无言。

然后又有个声音冒出来问:“孔明先生是不是打算效仿苏秦、张仪,来我们东吴这里搞游说那一套?”孔明转头一瞧,是步骘在问。孔明笑道:“步子山你把苏秦、张仪当成了普通的辩论家,其实他们都是豪杰人物,苏秦挂着六国相印,张仪两次担任秦国宰相,都有匡扶国家的大智谋,哪像那些见到强权就腿软、刀剑近身就跑路的人?你们一听曹操放空炮就吓得求降,还好意思笑话苏秦、张仪吗?”步骘听了这话,默默低下了头,没再吱声。

这时,又有一个人插话问道:“孔明先生,你觉得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孔明看过去,是薛综这家伙。他回答道:“曹操那就是个汉朝的逆贼,这个问题还需要问吗?”薛综反驳道:“孔明你说错了,汉朝传到今天,可能气数将尽。如今曹老板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江山,大家都心向着他。刘豫州不懂得天命,非要和他死磕,这就跟鸡蛋碰石头一样,能不输吗?”孔明一听立刻严肃起来:“薛敬文你怎么能说出这种忘祖背宗的话呢?人生在世,忠孝为本。作为汉臣,遇到想篡位的人,应当一起铲除,这才是臣子之道。曹操一家几代吃着汉朝俸禄,却不想报答朝廷,反而怀揣篡位之心,这是全天下人都愤慨的事儿。你还拿天命来说事,简直就是个没大没小、不忠不孝的人!别说了,我跟你聊不到一块去!”薛综被说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接不上。

这时又冒出一位同学言:“虽然曹操是以天子名义号令诸侯,但怎么说也是曹参丞相的后代。而刘豫州虽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压根查不到证据,实际上就是个织席卖鞋的平民,怎么能够和曹操抗衡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