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玉落碧水凝黛情简介 > 第99页(第1页)

第99页(第1页)

“这倒不怕,反正如今跟咱们栓在一起的,有不少做粮食买卖的。先给他们打声招呼,把他们粮库的粮食借了来,暂时应付过这位阎王爷去再说。再过几天就是严冬了,北方的河水都冰封,这船运也走不了。这粮食就算是北上,也要等到过了年了。到那时,这王爷只怕早就回京了。大人还怕什么?”

“这也只是暂时的躲过去。”

“大人也太过谨慎了,他们这是做军粮的,又不是给皇上的贡品。粮食滥不滥,皇上哪里会知道?”

“罢了罢了,如今时间紧迫,也只有这样了。能躲一时算一时吧。这个王爷不是好惹的主儿,且圣眷正浓,得罪不得啊。”龚尚仁连连顿首,又看着老婆那一张精明的脸,陪笑道:“这事儿,还得夫人去说比较好。夫人明儿把那些商家的奶奶们都请到一起,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办了。这事儿,为夫可不能拿着官威去吓唬人家。”

“还用你说?自然是我出面了。”王氏夫人撇了撇嘴,不屑的看了丈夫一眼。

“好,好,夫人待我龚家的恩情,尚仁是不会忘记的。”

“哼,只求你少往那个妖精的屋子里跑就罢了。”王氏夫人的话酸酸的,转身进了卧室。

“嘿嘿……那也不过是男人家一时兴起罢了,任谁也不能跟我这结发的夫人相比啊。”龚尚仁一路陪笑着跟进去,自去给他的夫人献殷勤。

水溶那姑苏省内的各级官员名字全部通了个遍,分成了三六九等,放在一边,靠在椅子上想事情。

黛玉带着紫鹃,端着一盅参汤进来,见水溶愁眉不展,便立在他的身后,轻轻地捏着他的肩膀,问道:“王爷可是在为公务烦恼?”

“玉儿,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水溶抬手,拍拍黛玉恩在自己肩头的手。

“听说王爷为国为民忧思烦恼,黛玉哪里睡得着?”黛玉调皮的抬手,摁着水溶的额头两侧的太阳穴,轻轻地揉着。

“西边战事吆喝的轰轰烈烈,弄得全民上下人心惶惶,别说征粮了,就是正常的粮食交易都无法进行,这样下去,恐怕会有民变。”

“明儿我正好有事出去,不如顺便去看望一下南宫老夫人?”

“你出去做什么?”

“楚景天寻得两处中等商铺,水安今日去瞧过了,说还不错,明儿我想去看看。若是可以,先盘下来,一个做绣坊,一个做粮店。”

“果然要开始了?”水溶轻笑,仰头看着身边的女子,烛光中她云鬓低垂,肌肤胜雪,越发的婉约可人,这样的她,是他要守护一辈子的那个人,是注定了要跟自己并肩而行的相互扶持的妻子,而不是养在温室里的花儿,不是圈在金丝笼里的鸟儿。

“当然,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还要去其他地方,杭州,海宁,徽州,江州……这些地方走下来,大概也要年后了。”

“嗯,加快进度吧。不知夜景阑这小子把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怪不得这几天一直没见他,原是出去办事了?”黛玉接过紫鹃盛好的参汤,递给水溶。

“玉儿,虽然咱们向来低调,不喜欢太张扬。但也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水溶尝了口参汤,连连点头,“嗯,这汤不错,你也该用一点。”

“知道是谁做的了?”黛玉只觉得眼皮一跳,忙压低了声音,悄声问道。

“先给他们一个小小的警告。”水溶微笑,暗影中,这个笑容寒冷无比。

“还在生气吗?”黛玉抬手,沁凉的手指点在他皱紧的眉心,把那个‘川’字轻轻地抚平。

“玉儿,这些不要你操心。说说,去找南宫老夫人做什么?莫不是要把那些东西给她送回去?”水溶浓眉一展,嘴角闪现一个若隐若无的微笑。

“为什么要送回去?我们如今在这里,只有这一个盟友,不说好好地相处,非要弄得生分了才好?人家送东西给我们,是一番好意,这又不是聘礼,干嘛要送回去?”黛玉亦轻笑,“王爷在为粮店不卖粮而发憨,那作为郡主,我也不能在一边干瞪着眼看热闹啊。”

“有什么好主意?”水溶把那只白瓷盖碗放到一边,挥手示意屋子里的下人都出去。

紫鹃忙转身,待众人下去后,自己也出了房门,把屋门关好,守在门楼。

“我们能不能联合南宫世家,把粮食的价格落下去。就算落不下多少,至少也要让百姓们可以买到粮食。不然这个冬天,将会有多少人冻死饿死?有多少人过不了年呢?”黛玉说着,便轻声叹了口气。

“其实,若是让南宫世家开始卖粮食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江南的众商家都不再屯粮。”

“朝廷对西边用乓之事,是屯粮的关键。如果西方战事不起,那他们还会屯粮吗?”

“自然不会了。可战与不战,却由不得我们如何说。”

“王爷何不修书一封给京城的梅公子,然后上一道奏折给皇上?”

“玉儿的意思是,让京城里有话传出来,说西边战事暂缓?”

“这样做,难吗?”黛玉看着水溶,平静的说道:“其实皇上也应该明白,战事乃是朝廷的机密大事,是不可以拿出来随便宣扬的。这对朝廷百害而无一利。这件事情,还是从皇上那里纠正最容易。况且,我们只要有一个。风就好了。也不必要皇上非得金口玉言,说什么确切的消息。只要皇上一含糊其辞,这边就好办多了。”

“话虽如此,但梅瑜泽父子的话,皇上能听进去多少,却是未知。不过,可以让梅翰林联合东平王。东平王的话,皇上还是可以听进去的。”水溶亦赞同黛玉的话。

“不管京城的话传到江南有几分真实,只要南宫家的商铺一开,这消息也就坐实了几分。”黛玉接着往下说,“但为了防止有人暗中屯粮,我们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粮食的价格不能过低,再者,卖粮的时候,可以限制一下购进的数量。如此坚持几日,那些粮商便会有坐不住的。到时我们只要再添把火,事情也就差不多了。”

“哦?”水溶墨色的瞳眸中闪烁了喜悦的目光,“所谓的添把火,就是北静王和晋阳郡主北上回京,征粮的事情,暂缓再议。是不是?”

黛玉轻笑不语。

“呵呵呵……玉儿,这主意甚好。既然如此,也不必要给皇上上奏折了。我这里边有一份很好的邸报,是朝中的人刚送来的。来,玉儿看看。”水溶随手把书案上的一叠文书递给了黛玉。

黛玉打开看时,却见其中有一条:西番回纥二世子贺兰臹进京,回纥民族今年的贡品比往年多出一倍。

“这是个好消息啊。”黛玉指着邸报笑道。

“是啊,我就不信,他们对探听到的对回纥民族用兵之事情有着十分的信心,无论如何,这样的事情也只是个,据说,而已,谁也不敢十分的保证。如今我们单凭这一条邸报上的消息,便可以把原来的战事之说给驳回一半儿去。再加上南宫世家的影响力,这事情恐怕就成了七八分。而且,正好,今儿龚尚仁跟我说,征粮一事很难办,银子倒好弄。那明日本王就告诉他,这次征粮改为征银,凡有不愿出粮的,可折合成现银。他们喜欢粮食,就让他们囤积着好了。不过呢,这官方的粮库,可要早些去查看,一定要套住一些人的粮食才行。不然的话,咱们可没有资本跟南宫世家谈判。毕竟不能白白的用人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