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回首逝去的岁月 > 第83章 企业科研乱象(第1页)

第83章 企业科研乱象(第1页)

詹广利当了十来年的探矿队队长,公家物资没少捞,落了个手头宽裕而已。为了当这个科研办主任,花去了他大半的积蓄,好心疼啊!那个说他小农意识的局长已经调走了,这个沈副局长和他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个管花钱,一个管签字的。每年矿务局都有十几项科技成果,也能检索到十几项实用新型专利或明专利,但都是花拳绣腿能看不能用的玩意,躺在档案柜里,吹牛的时候搬出来,吹完牛就忘记了。

詹广利很会办事,一改原来的“小农意思”,他想开了,反正都是公家钱,用公家钱为公家打通关系也没有浪费。到了年底,在沈副局长的鼎力支持下,给集团公司科技处相关领导、部门送钱送物,顺便自己扣下一部分,领导也不会落实这种事情。在科技处领导尤其在周副处长的鼎力关照下,每年都从北方集团科管处拿回近千万科研经费。本单位季度评审、项目招标、年终审核项目时,财务、纪检、审核、审计、验收各部门都有红包,他们对科技经费的使用情况监督的也不认真负责,走马观花,草草了事,反正也不花本单位的钱,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没有必要得罪人。

当时企业科研经费的使用有一个很奇葩的规定,就是当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计划额度必须当年核销,花多少核销多少,花不完的经费就被收回。国企的经营计划性又比较强,资金计划层层审批,层层落实,头年申报的研究项目和项目资金批复下来已经半年过去了。项目组为了项目在年底能够通过验收,并把经费核销掉,不得不有求科管部门。科管部门虽然是请专家来验收项目,但是那些专家有的是搞过项目的,了解其中的道道、有的是科管部门请的嘉宾,他们看着科管部门的眼色行事,一路绿灯通过验收。经费核销了,项目没做完,有的项目甚至根本就没有启动,有了通篇胡编乱造的成果报告,花不掉的资金这里成章核销掉了。

大型生产型国有企业多半是不适合搞科技研,搞一点小改小革还可以。不是人才不行,而是管理体制不行,本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各级科管部门,为了自己的私利,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一样,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都把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当成唐僧肉。

石大庆从机械设备公司经理的位置下来后,先被安排到技术科室,时间又让他到了矿务局科技研中心搞科研。他初来乍到,中心领导也没有给他安排具体工作。

到研中心第二年就开始担任项目负责人。他认为,自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费就应该由自己支配,科管部门最多就是对投入的经费的用途监督而已。可他哪里想到,他把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开题报告,资金使用计划等资料准备齐全,报到了科研办后,就没有了下文。眼看上半年就要过去了,他找到詹广利,问他说

“詹主任,我负责的那个项目资金使用申请啥时能批下来?”詹广利嬉皮笑脸的说

“看你急啥?沈局长这几天不在家。等他回来签完字就可以是实施了。你们项目组该做啥做啥,对外合作的事情你不用管了。”石大庆纳了闷了,就说

“我的是项目负责人,与什么单位合作开我项目组不管谁管?”詹广利还是一副不要脸的样子说。

“我都给你们联系好了,你们需要的时候找他们就行了,回头我把他们的联系方式给你。”石大庆立刻就火了,嚷道

“你知道我们需要和什么样的单位合作吗?你找的单位能达到我们的技术要求吗?你这是胡来。等沈局长回来我找他说。”刚刚接手这方面工作的石大庆哪里知道这里的水有多深呢?过了些天,沈达选回来了,石大庆来到了沈达选办公室,见面就气哼哼地说

“沈局长,我负责的掘进钻头硬质合金研制项目,詹主任怎么插手了?这个项目是我们科研中心的重点攻关项目,咱们主要是靠合作伙伴来研究耐磨材料。需要调研很多单位,筛选对比协作单位,然后招标确定,他怎么就一个人给定了?”沈达选看石大庆很激动,就笑说

“你坐,你坐,别激动,这事我知道。这不是嘛,集团公司里的资金计划刚刚批下来,已经半年过去了,再按部就班走程序,时间就来不及了。詹主任也是为你们项目组着想,反复查找,才定下了与南方大学合作。为了你这个项目詹主任一天一夜都没合眼了,人都瘦了一大圈了。”石大庆听到沈局长说出这种话来,心想自己找错人了。这个沈局长撒多大的谎也不脸红,也不心律过。领导吹牛、撒谎下属的是不能当面戳穿他的。这是给领导面子,否则你就没有面子了。石大庆妥协了。

石大庆走后,沈达选给詹广利打了电话,说

“广利,你明天安排石大庆带人到南方大学去调研考察,告诉南方大学刘教授全方位的接待。石大庆这傻逼没搞过项目,基本规矩都不懂。”詹广利回道

“我知道了。他就那个死脑筋,你别生气。”

石大庆才明白两个人原来是狼狈为奸呢。第二天,詹广利告诉石大庆,让他带项目组到南方大学考察调研,先到相关部门办理出差手续。石大庆以家里有事离不开为由拒绝出差,科技研中心领导为了稳妥起见,安排中心副主任庄政经代替他带着两个年轻的刘成和杨力出了这趟差。

庄政经,工学院本科机械设计专业毕业,与石大庆是一个县的老乡。与石大庆关系较好,他对石大庆是什么看法,石大庆不知道,反正他认为两个人关系还可以。

自从得知胡晓丽与石大庆处对象后,石大庆就渐渐的觉得两个人的关系距离拉大。有一次,两个人聊天儿时,庄政经冒出这样一句话。“你俩就是搭伙过日子。有些事儿没有必要那么较真。”石大庆听了很诧异,胡晓丽当时还不到四十岁,两个人在一起都是奔着结婚去的,他们的路还长着,他给他俩下了个“搭伙”过日子的结论,让石大庆听了很不舒服。石大庆就沉着脸问他,说

“谁告诉你我们俩是‘搭伙’过日子?你说不能那么较真是指哪方面?”见石大庆脸色骤变,庄政经张口结舌地说

“开玩笑的,现在不是时髦‘搭火’过日子吗。”胡晓丽原来和庄政经同在一个工作室,两个人的关系不错,石大庆隐隐约约感觉到一点什么,他又否定了自己的判断。庄政经可是人们公认的本分人,口碑不比石大庆差。

一周后,庄政经带着项目组两个年轻人回来了,他把石大庆和项目组成员叫到他的办公室,简单的交代了一下考察情况,并没有得出这个协作单位在硬质材料研究领域有突出的优势和成果。

散会后,出差回来的刘成工程师对石大庆说

“石工,这次出差我可大开眼界了。”石大庆问

“怎么了?那里的实验设备过得硬吗?研究能力强吗?”年轻的工程师说。

“那倒不是。我是说他们接待的规格让我大开眼界。”石大庆装作好奇的样子问道

“什么接待规格?”年轻人欲言又止,扭捏了一会儿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