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簪缨问鼎番外 > 第63节(第1页)

第63节(第1页)

谁料梁峰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反问道:“礼从何来?真又何来?”

“这……礼为人制,真从本我。”孙志没料到会被如此诘问,只得继续答道。

“人从何来?我又何来?”梁峰又扔出一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简直就是无数哲学家探讨的终极问题,又哪是孙志这样的人可能答得出的。见对方一副张口结舌的模样,梁峰轻轻摇头,指向手边莲叶:“见莲叶者,谓之青;见莲花者,谓之红;见莲藕者,谓之白。然红莲白藕青荷叶,殊途同归。见者之分,却非本真之差,不过表相而。故渔父与仲尼同。”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渔父说应当顺从天理,回归本真,才能让世界得以正常运转。而孔子则想用礼法约束人们,让人懂得三纲五常,从而使世界正常运转。两人的“道”,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目的却是一致的,正所谓殊途同归。

这是梁峰熟知的说法。在后世儒道释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要在这片大地生存,就必须做相应的改变。而对立统一,才是辩证法精髓嘛。

对梁峰而言,这说法天经地义,但是对在座诸人,却新奇到了极点。谁能料到《渔父》也能做如此之解?可是仔细辩来,又觉得严丝合缝,无可反驳。

魏晋之际,正是老庄之学兴起之时。不少大儒都在重新解构老庄和孔孟,或是用儒解释道,或者用道解释儒,两派虽然纷争不休,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在求同存异。而梁峰这番辩难,恰恰是一种崭新思路。红莲白藕青荷叶,岂不正是儒、道之别的本质?

不过这比喻乃是三种。莫不是除了儒道,还有佛家?

有人忍不住问道:“释可同此?”

梁峰已经倚回了凭几之上,微微一笑:“大乘所愿,度化众生。”

这样的话,他曾在王汶的雅宴上提过,然而此时重提,更显通彻高妙。未引一典,只是随意比拟,就能如此精辟的答出所问,简直让人拍案!这又何尝不是佛家的明悟之象呢?

之前的轻蔑一扫而空,就连那些最不屑于梁峰容貌做派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此子明慧至极!比起他的侃侃而谈,孙志那结结巴巴语不成言的样子,简直让人鄙夷。司马腾也不由抚掌:“子熙所言甚妙!快快奏乐,当听他人如何辨之!”

这次,流水带着杯盏停在了一个少年人面前。那人大概只有十五上下,拿起酒杯后,沉吟了片刻,便轻叹一声:“吾不如梁郎。”

说罢少年饮尽杯中之酒,坦然坐回原位。

此子可是温氏幼子温峤,速来有才思敏捷的贤名,没想到他都会自认不如!司马腾不由哈哈大笑:“子熙通达,温郎率直,都乃人中珠玉!如此清谈,当摆宴而庆!”

说话,司马腾也不管他人,率先离席。众人自然跟随他向着一旁设宴的地方走去,唯有孙志面色铁青,僵坐不动。

作者有话要说:  梁少:跟我比装逼?呵呵

第94章好宴

曲水流觞看似闲逸,却也颇花时间,如今日正当午,一旁华茵之上,宴席早已齐备。司马腾好醇酒美食,又是上巳佳节,这顿饭自然也不会简单。一声令下,侍婢便如同流水一般送上珍馐,每人案前都有碗碟十数,如今只是季春,菜蔬便有八品,其他山珍野味数不胜数!

不过在座的都是高门,谁也不会为这些饭菜面露异色。菜过五味后,司马腾停箸,拍了拍手:“今次幸得黄河鲤汾口鲫,愿与诸君共赏。”

随着掌声,几个仆役抬着两方俎几走了上来。两个身穿青裙的女子,来到席案正中,向众人行礼。这两人都清秀俏丽,难得长相一般无二,乃是双生。礼毕之后,两个妙龄女子站在了俎几之后,分别从旁边的铜盆里取出了一尾鱼。

左侧那女子取出的,是一尾鲜活大鲤,长约一尺。出水之后腾的跃起,被女子一抓,按在俎上。笃笃两刀斩下头尾,刀身在腹部一划,便取出鱼杂。用旁边的冰水淋去血迹,也不去鳞,摊开鱼腹片了起来。银光划过,雪白的鱼肉如蝶翼飞扬,落在一旁冰盆之中。

右侧那女子取出的,则是一尾尺余大鲫。色泽红润如胭脂,细鳞上净是闪闪油光。须得一月前以花椒芫荽填入鱼腹,用油盐擦透腌制三日,随后用酒涂抹鱼身,密封放入瓮中,才能得如此鲜丽深红。和身旁姊妹一样,那女子也片开鱼肉,随后快刀切细。

皓腕银刀,响捷如乐,两人姿态轻盈,如舞如蹈。不多时,鱼肉便细如发丝,抓在芊芊玉指之中,似乎一扬就会随风飘去。

切好了鱼肉,用寸许小碟盛起,送到每人案上。鱼脍分红白两色,伴以萝卜、香荽、黄橙,杂姜汁葱末,以醋浇之。放在黑色漆盘中,就似一副海棠春绽图,精奢华美,让人不舍动箸。

鱼脍并非稀罕之物,但是如今尚是春日,便能寻来如此大的活鱼肥鲫,已是难得。更何况还有两位厨娘当场献艺,姿态尤美,可谓色相俱全。就算是那些晋阳高门,不由也要齐声赞叹。

看着碟内只足一口的鱼脍,梁峰迟疑了一下,才举箸夹起。脆生生的萝卜丝伴着鱼肉,口感着实不错,就连寻常河鲜常有的腥味也被压了下来。不过伴了大量的姜汁和酒,鱼肉本身的鲜甜不够突出,对梁峰而言只能算是“看起来很美”的样子菜。这也是实在好奇古代鱼脍,量又不多,才肯尝上一口。否则他才不会冒着感染寄生虫的危险,生食河鲜。

然而刚刚吃完鱼脍,一个尖利声音响起:“怎么,梁郎觉得这鱼脍不好吗?”

这一声实在突兀,就连伴奏的丝竹之声都险些被打断。梁峰放下手中象牙筷,又用绢帕拭过了唇角,才抬头道:“孙长吏何出此言?”

孙志不知何时回到了席间。刚刚曲水之上丢脸一事,并未让他吸取教训,反而更添怨憎。这个梁子熙根本就没真才实学,凭什么几句狡辩就博得满堂喝彩?一个穷到只能穿白衣的落魄亭侯,哪里配跟晋阳高门同席?!若是能在宴会上指出这点,必然能挽回他的名声!

因此,孙志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梁峰,当见到他吃鱼脍时迟疑的神态,立刻大喝出声。如今看到对方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更是怒火中烧,厉声道:“鱼脍乃珍馐,更何况春日享用!众人都啧啧称赞,知其美味,偏偏你无动于衷,仿若食难下咽。莫不是从未吃过鱼脍,品不得这样的佳肴?还是轻慢刺史的待客之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