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长公主病入膏肓后笔趣 > 第15页(第1页)

第15页(第1页)

  年轻天子似气得狠了,诏中用了“骄僭”二字,下旨罚俸一年,并取缔长公主出行仪制。

  宣明珠坦然自若接了旨,黄福全又代皇帝传了一句话:

  “陛下还说,宫中的淑太皇太妃娘娘病了,殿下若还剩点良心,有劳大驾拨冗去探望一番。”

  钟毓宫淑娘娘,是柔嘉太皇太后的嫡妹,宣明珠的亲姨母,也是当今天子的姨祖母。

  宣明珠只当听不出口谕里的阴阳怪气,颔领命,送走天使后预备入宫。

  “殿下,”澄儿小心问道:“陛下限了您出行的仪制,那……备什么车?”

  “就油碧车吧。”

  宣明珠并无气急败坏,相反的,气色被双眉间的红痣一衬,粉润而绰约。她唇边露出玩味的笑意,“给他点面子。”

  等梅鹤庭得知天子怒的消息赶回府时,宣明珠已然离府进宫。

  梅鹤庭站在空荡荡的寝殿,空气中只有她身上留下的浅淡馨香。

  就像那天夜里宣明珠说的那句话,让人疑心是个梦,从来不曾真实出现过。

  梅鹤庭至今怀疑那天是他听岔了。

  现实中的宣明珠,不可能用那种疏离的眼光看他,更不会荒唐地说出“两清”二字。

  是她当年执意要他娶她,是她这些年费尽心机拴绑他,都过了这些年,如何两清?

  可内心的不安骗得了别人,骗不过自己。

  宣明珠确实有哪里和从前不一样了。

  梅鹤庭迷惑地皱起眉心,默然片刻,转身去厩中扯了匹快马,驰向皇城。

  *

  一辆无制无徽的油碧小车,驶过宫门双凤阙。

  素手掀开青帷,宣明珠望向巍峨肃沉的宫墙,恍觉岁月悠悠。

  那年上巳时节,桃花开满京城,妙龄少女腰挂金错刀,鬓簪花,衣蟒袍,挥鞭打马过御道的光景,好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

  宣明珠上一次入宫,已是三个月前,为出席上元节的宫宴。

  宫宴上皇帝与众位亲王大臣觥筹款洽,唯独没有敬她这位名义上的皇姑母一杯酒,臣僚看在眼里,无人敢置一词。

  当今天子与昭乐长公主不和,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当年晋明帝弥留之际,四子荣亲王宣焘联合青州藩镇,妄图与宣明珠的胞兄宣烈——亦即当时的太子争夺皇位,却棋差一招被太子反制。

  后来宣烈登基,昭乐长公主的行事出人意表,她不为帝这个嫡亲兄长清算余孽,反而为那异母所生的四皇兄求情。

  她几近不讲理地力保下宣焘的命,只褫除了荣亲王的封号,这些年一直幽禁于隆安寺中。

  再之后,先帝登基两年便病逝,其长子宣长赐继位。当今天子对旧事心存芥蒂,不晋升长公主为大长公主,不称其为姑母,长公主无事也从不踏进宫门半步,姑侄离心。

  宣明珠没有先去钟毓宫,来到了西内太极宫两仪殿的侧殿,这是皇帝下朝后燕居批折的所在。

  丹墀下值守着银甲卫,但见一身大红宫装的长公主殿下,携四婢雍容行来,背脊明显僵。

  ——不管天子是什么态度,他们可是两方都得罪不起,一时间传报也不是,阻拦也不敢。

  宣明珠善解人意道:“本宫来向陛下请罪,尔等尽管去通报便是。陛下若无暇,本宫也不会赖在这里。”

  内侍应诺而去,不一时趋身返回,皇帝请长公主入殿。

  宣明珠泰然拾阶而上,凤髻上的八宝珠钗映着灼曜日光,流苏碎金。如红莲绽放般逶迤在龙墀的锦绣裙裾,为穆穆宫廷增添了一浓重的亮色。

  听老一辈的内侍说,晋明皇帝在位时,情溺独宠昭乐殿下,常赐赤金妆服与汗血宝马,禁中外廷无处不可行。

  当时这位天之骄女气态之骄昂、颜色之盛美,后宫无人能出其右。

  彼时宫中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倘若你在庭苑间走着走着,忽见一片红影掠过,那不是御花园牡丹盛开,也不是天边霞云耀眼,而是昭乐殿下又骑马出来溜弯了!

  后来长公主出降梅氏,宫中再无一位红妆胡服的公主敢马蹄踏龙壁。

  没两年晋明帝山陵崩,这百年如一日的肃穆殿宇,又变回了原本的闷沉样子。

  侧殿里伺候的小太监,只觉皇帝陛下在听闻长公主求见后,神情明显地沉郁下去。众人屏息惴惴,被皇帝挥手屏退。

  黄梨案外的宝蟾泥金鼎中燃着龙涎,宣明珠入殿,站定,浅浅福身示了一礼。

  起身才欲开口,年轻天子已经快行几步,执晚辈礼开口喊人:“皇姑姑,您可来了!”

  宣明珠凤目流转,要笑不笑瞧着未及弱冠的宣长赐。

  “生辰宴太过奢华,嗯?罚俸一年蠲了我的翠葆辂车,嗯?陛下长本事了。”

  “朕不敢。”皇帝满脸委屈,顷刻间已不是那个沉稳决断的威仪天子。

  “是姑母教导做戏要做全套,怕惹内老臣怀疑的,侄儿下谕时心疼得紧……”

  宣明珠还想再打几句,抬眼见皇帝眼圈都红了,作色喝道:“一国之君,优柔哭啼作此妇人状,成何体统!”

  皇帝吸了吸鼻子,眼睛更红了,“皇姑姑的病……侄儿一早听迎宵说了,心急如焚,只恨无法一见皇姑姑略叙温寒。您放心,朕就算集四海之力穷九州之方,必定治好皇姑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