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凤临天下之步步为营 > 第67章 心思(第1页)

第67章 心思(第1页)

老叟听罢,一筹莫展,这是何许药方。正待迷茫间,药柜后走出一位小女子,一拢红衣,笑对着老叟,“爹爹,他是变戏法呢,女儿能答得出来。”

于是,答道,“皇上有道天心顺,做官清正民自安;人活百岁老来瘦,儿女行孝父心宽;妯娌和睦家不散,弟兄相让顺气丸;酒醉疯硬如铁,人犯王法软如绵;小孩没娘黄连苦,童养媳妇苦黄连;结夫妻甜似蜜,半路夫妻蜜似甜。”

说的好!

“小女子白牡丹献丑了,不知是否对了公子心思?”名唤牡丹的女子屈膝请教那傲慢的公子哥。

“徒儿又待故技重施。”老叟一语,身上装束瞬间变换。

“哎呀,是汉钟离……那公子岂不是吕洞宾了……”藜嫔惊呼。

复再看戏,那公子哥摇身一变,竟真是吕洞宾的模样。他见遇到师傅汉钟离,便是慌忙的逃走,连天书都不小心落在了地上。

狼狈样子引得汉钟离与白牡丹捧肚直笑,满殿观者也是乐成一片。

“教坊司众伶人,恭贺太妃寿诞。愿太妃福禄寿喜,长乐未央。”表演结束,几位参演者均是来向太妃贺寿。

“赏--”太妃高兴的示意宫人赏赐。

“如今,皇上施政廉明,百姓安居乐业,实可视为天心顺,民自安。太妃寿诞,亦是国之大喜事。臣妾率内廷众妃嫔,再祝皇上万岁万万岁,太妃千岁千千岁。”兰妃起身,带领大家又是一阵叩拜。

如此,自然将典庆礼推向了高潮。

余下的时间,众人又是欣赏了折子戏等。只至将近子时,才慢慢散尽。

仪容太妃今日欢喜非常,最终沂徵又是亲自送其回宫。杨姐姐顺利开释,让我也是心中乐呵呵的。

只有一点,是我们大家都不解的。身为先皇长子的襄王泺沂照,却未曾在这一日返京,更是没有任何贺礼送回。

寿旦节告一段落,各宫自是恢复了常态。

杨姐姐复位,本是姐妹间应该帮衬的。谁想,我那实在的姐姐,又是大张旗鼓的带着亲信丫头,亲自送来了致谢礼,弄得我只能硬着头皮生生受了。

日进兰月,离我行贵嫔册封礼的时日也愈来愈近了。

沂徵是定了七月初七,‘乞巧节’当天。

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

内廷俱是女子,因此,这个日子,对大家来说,无疑会是美好,充满欢笑的。初七是夜,大家更是可以穿乞巧针、放幸运船,拜祭婵娟和星空,向九天银河的织女请教女工。

而我也是偶然间才得知,执掌六宫事的兰妃,生辰日就是在这农历的七月初七。

七月初六这天,司织房一早便是送来了册封礼上所要穿着的飞肩贵嫔吉服。春儿随后服侍我换衣以试大小。

这套吉服有三个单件,牡丹红紧身袍袍袖上衣,翠绿烟纱散花裙,以及翠水薄烟纱披肩。春儿灵巧,又在三品之外,用金丝软烟罗为我在腰间系出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左右相看,自是合身,于是,我便是遣回了等待结果的司织房宫人,不必改动。

一夜安眠过后,七月初七,辰末一刻,册封仪式开始。贵嫔之位已是正三品,可算是内廷较高名位了,是以神明台被妆点的相对华贵鸿丽。

我是第一次于此行册封礼,自是有些紧张。

一身吉服,式也是贵嫔规制的结鬟式凌云髻。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听从宫监们的步步指引,从宣读册封旨到最后的乘辇回宫,我都仔细一一做来,不敢有丝毫懈怠,是以,回宫后,我一阵嚼舌。

“没想到册封仪式这么折磨人,险些背过气去。可是期望着以后再无有这种事儿了。”

小顺子打理完毕各宫送来的贺礼,静立在我身侧,听得我如此抱怨,笑说道,“主子这愿望是无法实现了,别的不说,以圣上对主子的眷顾,也不可能让主子停留在贵嫔之位太久的。来日,主子的权位,不是咱们奴才可以妄断的。”

“只一样,主子要提防着佟婕妤一路人,尤其是成肃贵太妃。”

“恩,本宫自然知晓。”我安坐主位,饮者凉茶,“与佟婕妤,已是种下了针锋相对的因,逃不开也不想做缩头者。对了,上次交待你办的事儿有什么新进展么?”

沂徵与图海急去长宁宫那日,我示意顺子去为我秘密侦察一事。几天过去,不知是否确如我所揣测。

“回主子,尚未有头绪。那边子人少,口风很紧。奴才一直留意,一有变动,立即报主子知道。”

微微点头,我做理解。

凡事要懂得分寸,要他所做,本是困难之极。我便也不会太过于苛求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

七月天汉清如练,兰夜私语祭婵娟。

褪去册封吉服,换回家常裙装。我带着春儿,问竹等几个丫头,开始打理今夜过乞巧节所需的物什。

沂徵今晚设宴蕖芙殿,一为兰妃庆生,二为陪内廷众嫔妃同过佳节。

七夕之夜,自古就有很多习俗。像拜月、姐妹盟,都是很常见的。

今晚,安排的节目中便有拜月礼。

酉时过后,众宫嫔齐聚天目宫,兰妃为众人准备好了沐浴室。因要以树液洗,故而早有两日,宫监侍婢们就开始切树皮萃取树液了。

沐浴毕,大家均是换上了轻盈的薄纱料衣装,以求符合祭月的空灵气氛。

蕖芙殿外设小几案,上置香桃,焚香袅袅。

晚风拂过,轻衫飘飞,大家静默地对月倾诉心愿。

我双手合十,在心间呢喃,‘请保我双亲健朗欢喜,保沂徵江山永固。’

……

拜月结束后,回到蕖芙殿内,藜嫔随即提议起来,“娘娘,臣妾提议,咱们‘喜蛛验巧’如何?”

“真是外来人,不懂本地礼。”这一声奚落,不用多想,便知是那佟婕妤,因我之故,藜嫔也深受‘牵连’,被她冷眼相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