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流浪宇宙 第六 > 第15章 工业升级(第1页)

第15章 工业升级(第1页)

蓄电站的建设能够保证1号工厂全部用电器,无论黑夜白天都可以投入生产。

如果换成人力就是三班轮倒满足生产力那种,这同时也为新建立工厂用电提前做好铺垫。

毕竟整个橘星的基础都是在电力之上进行展的。

蓄电站准备建立在基地的南方,1号工厂开始全力满足电池生产,材料满足情况下流水线每个小时能为罗祈增加5o块高能电池。

运输车开始搬运制造出来的简陋电池,它们甚至没有喷涂外表,就是棕色的一块砖似的模样。

而机械车则负责卸货并并联导线,将电池堆积成规则长方体,因为生产力不足,第一座蓄电站目前只能暴露在空气之中。

不过橘星的好处显而易见,没有流动的液态水资源,也没有极端的天气。

而人类在设计电池的时候就已经有考虑到昼夜温差,这种电池经得住考验。

电池们一块块的垒砌成一座大的长方体,并联的接头接上导限,在放入电池上外表预留的一个小凹槽内。

斯特恩德两头转,蓄电战和太阳能电站都需要他完成机械车无法完成的工作。

毕竟是个工具人。

当不分昼夜的将高能电池生产到25oo块,光能板4ooo块,罗祈就暂停光能板的生产。

让1号生产线更换生产项目详情,生产同样为板块状的墙壁模块,作为能源站保护墙壁。

罗祈也将另一台运输车改装成采矿车,满足基地渐渐扩大的原材料需求。

同时他也开始扩增钢铁产能,新建设两座全新的电磁熔炉,这样罗祈就有共计三座电磁熔炉,将钢铁提升到日产1吨。

建议的机械零件、基础的电子电路板、高能电池、三条流水线正常运转。

经过前期半个月的展,这也终于具备罗祈想要的工业全方位升级条件。

他化身工程师连夜进行工厂工业设计升级,先解决大型零件和通用型零件的问题。

通用性这个问题在地球的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就已经给世界展示了一番。

而罗祈这边就更加简单,因为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自己设计内部生产,在橘星这个地方不存在着代工的问题。

这也保证了所有生产出来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进行相互替换,这也能减小基地维修生产后勤的压力,能回收的就回收利用。

新的的机械臂被设计出来。

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基地目前的生产方式,罗祈还是使用的倒模外加电磁场冲击,一个生产零件的整体,一个负责零件的表面光洁度。

而现在要轮到大批量的零件生产了,金属零件再用倒模的形式已经不合适。

罗祈准备设计新的一体式高精密冲压工艺。

这种工艺前世的祖国并未掌握,能熟练吃这种技术福利的就是美利坚及一些先进国家。

这种工艺要将金属铸造件一次性冲压成符合标准要求的零部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汽车零部件、飞机零部件、导弹头和部件等金属零件。

高精密零件冲压在生产加工的领域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也是智械想要快扩张生产力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想一想原材料流入流水线,咔嚓一声就成了可用的零件,这样的制造度得有多恐怖。

而罗祈的优势也是有的,他本身就是级计算机,推演数据进行模拟在配合现实基础的论证。

很快他生产出一个小型千吨的冲压机,虽然不及什么高精密度冲压,但生产出来的零件也符合使用标准。

有了这台冲压机过后,新的机械零件飞快的从生产线上流下。

在罗祈操控着机械车筛选最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安装,将工厂内部的生产线升级为真正的精密流水线。

它们有着完整的硅凝胶传输带,两边也有着全新的统一制式机械臂。

粗糙的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组成信号交换器、新的步进电机、硅制外壳……

电磁熔炉源源不断运作,大量金属被冶炼成铁水,流入高精度模具形成大体模具,随后进入高精密度冲压……

整个一号工厂内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

新的一天早上,斯特恩德就被罗祈放养。

罗祈告知他暂时没有项目任务需要他帮助。

自此以后斯特恩德更多被用以维修维护。

上午,1号工厂内部完成第一次全面升级完毕,就连那座老式的电磁熔炉都被回炉重造。

日志库记载第一次工厂升级信息升级日志编号红ooo1。

1号工厂内生产线上满是全新自动化设备,数十条金属臂被罗祈精准操控,就像金属触手丛林。

这些机械臂完全自主制造,运行精度误差在1个毫米,以目前生产力来说是足够用的。

配合罗祈实时误差补偿,再一次提高1号工厂生产能力!

直接进入28小时无脑循环轻工厂。

新生产线生产的设备,精度已经满足目前建设要求。

罗祈准备建立新的生产线,生产具备自主移动的工程机器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