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庶子归来个人结局 > 第170节(第1页)

第170节(第1页)

宁渊见那老妇出去了,面上亦显露出惶恐的表情,紧跟着向司空钺告罪,也跟着退了出去,宁仲坤实在料不到,他好心好意帮着宁渊引荐,最后竟变成这样一种境地,恼怒的同时,一边担心司空钺会生气牵连到自己,一边紧跟着告辞,好在司空钺一直坐在那里不言不语,似乎没有要怪罪他们的念头。

两人刚踏出大皇子府,宁仲坤便再隐忍不住,朝宁渊发起脾气来,“你这都是做的什么混账事,我是因为你说这样可以巴结大殿下,对我得到世子之位有好处,才会发善心帮你引荐,结果看看你带来的这疯婆子在大殿下面前都胡言乱语了些什么,现在可好,偷鸡不成蚀把米,真是晦气!”

“堂兄何以如此生气,你现在其实已经离世子之位不远了。”宁渊脸上却挂着笑。

“你在胡言乱语什么,得罪了大殿下还能对成为世子有帮助。你失心疯了不成!?”宁仲坤莫名其妙。

“堂兄你若是信我,回去之后便请开始囤积粮食吧,能屯多少便屯多少,此事如果堂兄做得好,也许不光大殿下能对堂兄你感激有加,就连国公大人也会对你赞赏不凡。”宁渊最后有对宁仲坤笑了一下,才先行转身离去。

“这小子到底在搞些什么名堂,屯粮食?今年夏粮收获颇丰,弄得城内粮价一跌再跌,粮店都积了许多粮食卖不出去,这时候屯粮食,等生了霉,不全砸手里了。”宁仲坤嘀咕了一句,摇摇头,上了不远处的马车。

而此时宁渊已经走过了街角,转到一条无人经过的小巷里,之前在皇子府一派世外高人模样的老妇,如今就等在这里,不过跟刚才那一番傲慢的态度比起来,此刻她不光脸色发白,还不断拍着胸口,急匆匆对宁渊道:“吓死我了,当真是吓死我了,公子你当真是在害我,若早知道咱们要诓骗的是皇子殿下,便是给我再多银两我也不会接这个差事的!”

若是柳氏还活着站在这里,必定能认出这对宁渊抱怨连连的老妇,就是当初宁萍儿死后,她请来装神弄鬼想要陷害宁渊的神婆,这神婆别的本事没有,坑蒙拐骗倒是一流,因此在宁渊物色“世外高人”对象的时候,立刻就想到了她,连夜派周石回到江州,谈好了价钱后,便立刻将她接到华京来了。不得不说这神婆的确有几分装模作样的本事,之前在司空钺面前的那一番做派,就连宁渊自己都瞧不出端倪。

“我瞧你方才便做得很好,以后只要也这么演,想来是不会被瞧出破绽的,这是今日的赏钱。”宁渊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递过去,那神婆被吓得不轻,原本是想向宁渊将差事推了回江州去的,可是瞧见那张银票上的数额,眼睛立刻就直了,硬生生将要推辞的话吞了回去,转而变出一副笑脸道:“成!成!今日不过是雕虫小技,等我把真本事使出来,别说是皇子殿下,就连皇上来了,我也照蒙不误!”说到这里,神婆好像也觉得自己说得有些太过了,嘿嘿笑了两声,又道:“不过公子,方才我在大殿下面前可都是照着你告诉我的话来说的,可我瞧京城太太平平的,哪里来的什么凶兆啊,等大殿下反应过来是咱们在诓他,那事情可不得了了!”

“关于这个你就不用多想了,你只要把我教你说的那些话都记在心里,以后还会有用到的时候。”说到这里,宁渊抬头看了看艳阳高照的天。

明明是万里无云的天气,可空气里总透着一股沉闷,刚入夏便沉甸甸地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天气真闷。”宁渊淡淡道:“雨季和汛期快要来了吧。”

宁渊一语成谶,当天夜里,一场惊雷便向这座沉睡的大城宣告了雨季的到来,天还未亮,绵延的暴雨就像瀑布一样,猛烈地倾泻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并且一下就是一整天,不光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架势,反而越演越烈。

起初华京城的百姓们并没有将这场暴雨当做一回事,毕竟雨季年年都有,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总是要下上那么几场的,大家依旧稀松平常的过日子,直到有一天早晨,有人发现即便是最宽敞繁华的东大街上,都开始出现了积水,才逐渐意识到,今年雨季的这场雨也持续得太久了。

有官差将东大街出现积水的事情上报给了京兆尹,京兆尹虽然也觉得今时不同往年,可也没有往深处想,只让官差开放了城市里所有排水渠的阀门,并且用黄历算了算日子,推算雨季什么时候会过去。

等这场雨绵延不绝到了第五天的时候,华京城里的粮食价格,已经跌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并不意外,绵延的大雨和潮湿的空气让囤积在粮仓里的粮食迅速发霉,作为粮店,如果再不出手,最后粮食如果全部发霉了就等于是砸在了手里,与其到那时血本无归,还不如现在能卖一点是一点,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可即便粮价一降再降,还是无人问津,毕竟已经受了潮的粮食,买回去如果不迅速吃掉,还是会发霉的,就算价钱便宜,对于精打细算的老百姓们来说也并不划算,至于达官贵人……向来只有最优质的大米和小麦才能摆上他们的餐桌,这类带着潮气的粮食,连下人都不吃。

唯独只有一个“达官贵人”例外。

当宁仲坤坐着马车,开始一家粮店接一家粮店串门子大批量购入粮食的时候,那些粮店店主犹如见到了活菩萨,仿佛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般连买带送,将一车又一车的粮食不断运进宁府的专属粮仓。

宁仲坤虽然是宁国公府的嫡孙,可因为宁国公治家严谨,他手头并不宽裕,粮食虽然便宜,但是大批量购进的话也要不少银子,宁仲坤拿出了平日里攒下的全部例银,又从自己的妹妹宁珊珊那里拿了些首饰,才将买粮食的钱凑够。

对于宁仲坤的行为宁珊珊很不理解,其实宁仲坤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这样绵延的大雨,加上粮食的掉价,还有宁渊曾说过让他囤积粮食的那番话,宁仲坤就是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他得按照宁渊所说的来做,不然,也许就会有一个极大的机会要从他手里溜掉了。

反正只是花银两囤积一些粮食而已,就算宁渊是在作弄他,也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损失。

当大雨下到第十天的时候,宁渊忽然找上了宁仲坤。

“你现在去见大皇子殿下,让殿下着手开始疏散城西的居民吧。”宁渊说出的话让宁仲坤吓了一跳,还不待他问清缘由,宁渊接下来又抛出了重磅炸弹,“靠着华京的江华运河很快就要溃堤了,发起洪水来的话,城西地势偏低,必定第一个遭殃。”

城里要发洪水?这还了得!宁仲坤被吓得不轻,也顾不得问宁渊详细情况,立刻就心急火燎地去了大皇子府,可惜不过半个时辰他就回来了,而且脸色无比难看。

“都是你干的好事!”面对还在等着他的宁渊,宁仲坤劈头盖脸便是一阵呵斥,“不过是下场雨罢了,你却让我去向大殿下出这种馊主意,害我被大殿下数落了一通,江华运河那样坚固的堤坝,怎么可能下点雨就溃堤!”

宁仲坤也觉得宁渊莫名其妙,江华运河建成上百年了,一直固若金汤,从未有过汛事发生,如果大皇子真的听了自己的规劝,劳师动众地让城西的居民转移,最后又一点事都没有的话,光是老百姓的口水,就能将大殿下淹死!

要知道城西可是整个京城最大的平民聚集地,住的人恐怕比城东城南城北加起来还要多,如果弄得民怨沸腾,最后会闹出大事!

可面对宁仲坤的斥责,宁渊显得不以为然,甚至还有些不出所料,对宁仲坤道:“大殿下不愿意便罢了,可你也不用对我生气,想想如果大殿下有一天会后悔与没有听从你的劝告,你觉得往后大殿下会如何对你呢?”

宁仲坤愣了愣,忽然间脊背有些发毛,“你就那么肯定江华运河会溃堤?”

宁渊抬起一只手,张开五指,“不出五天,你会感激我的。”

事实上,江华运河这条“固若金汤”的人造大河,在如瀑的暴雨下,却连五天就没有坚挺住。

在宁渊来见过宁仲坤的第三天,终于在一个万籁俱静只余雨声的夜晚,如万马奔腾一般爆发了,并且来势汹汹,还不到一个时辰,恢宏的华京城至少有上半城区遭了秧,至于城西,更是整个泡在了水里。

报告险情的人几乎是在城西刚被淹时就屁滚尿流地跑进了京兆尹的府邸,京兆尹原本正就着雨声抱着小妾在床上风流快活,听到这个消息也吓得立刻萎了,知道眼下这事态已经不是自己这个官位能有所决定的,皇上又在凉山避暑,于是衣裳都来不及换就冒雨往大皇子府里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