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红楼:我是贾琏 > 第80章 询问案情(第2页)

第80章 询问案情(第2页)

当然了,你非要拿海瑞来当例子,那就是抬扛了。

李守中代表国子监出面迎了一下许推官,一番官面寒暄之后,两人找地方坐下喝茶等待。

一个师爷,两个书吏留下来,好言好语的询问各位监生,最近陈从孝有没有与人结缘。

应该说这个侦查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具体到实施的时候,具体到实施的对象时,一切都走样了。就这个班的二代大爷们,哪个能有耐心事无巨细的交代清楚呢?

话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为的师爷没有特别的疲倦,反倒觉得长见识了。

比如问到某二代监生的时候,这货作为本班消息灵通达人,从半年前陈从孝看上某位同学的贴身小厮说起,说到最后可能出现的三人行,绘声绘色的,差点给贾琏听吐了。

师爷倒是津津有味的听着这一类雅士和趣闻。

“那位陈某的同窗,去年腊月里失足落水没了,案子应该是顺天府查的,您不知道?”

一个回旋镖精准的命中顺天府,这位师爷倒是一点都不生气,笑眯眯的表示:“许大人是二月里上任的,在下自然无从得知半年前的事情。嗯,这也是个方向,回去查查卷宗。”

贾琏听到这里时,差点没笑出声来,这位同学是个人才啊,回头要好好结交一番。哦,这位同学姓夏,他叔叔是宫里的那位,那算了,这身份谁结交他都可以,贾琏不行。

真是太遗憾了!勾结内臣的罪名太大了,贾琏的小身板承担不起。

总算是轮到贾琏了,不过师爷却没有直接问,反倒对贾琏拱手道:“小公爷,许大人有交代,劳尊驾往办事房一趟,大人亲自问您,以免下人有不敬之处。”

什么叫区别对待,这就是区别对待了。

之前被问过话的贾珠,此刻拳头都捏紧了。

凭什么,我也是荣国公嫡出的二房长孙。

这种现象没道理可讲的,贾珠和贾琏的区别在于,只要有贾琏在,荣国公留下的爵位,只能是贾琏来继承。任何人想改变这个规则,都会遭到勋贵集体的群起而攻之。

这个纲常宗法的具体表现之一,还是强力的表现,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规则。

步入办事房,这边许推官茶水都寡淡了,总算是等来了贾琏。

不能不说,没有第一时间请贾琏过来,而是等了半个时辰之后才请过来,非常的讲究。

“小公爷,当着李祭酒的面,本官问您几句话,可乎?”许推官倒也没有屈尊的意思,只是微微欠身后,坐下问话,也没给贾琏安排座位。

这不是轻视贾琏的意思,而是维持一个顺天府官员的体面,以及李守中先生身份的体面。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贾琏一点不适应都没有。这算的了什么?能跟双规比么?

双规我都见识过,当然是以协助办案人员的身份,就那么一次,间接导致退休前才正科。

说起来一言难尽,都是眼泪。

“您客气,琏不过一介白身,在您和李先生的面前,不敢有不敬之意。”

贾琏躬身抱手说话,态度!态度很重要。

李守中作为先生,非常满意的在一旁捋胡子开口:“荣国府的家教素来是顶好的。”

这话插的也很有趣,充分说明了许推官的知趣。

不然国子监那么多教喻,为何非要让李守中旁听呢?这是指望这位荣国府的亲家能及时的传递信息,不要造成误会和误判,许推官还年轻,不想耽误了前程。

许推官问了一些最近贾琏的事情,比如活动范围之类的。

贾琏一一作答,他的生活轨迹怎么看都是个好学生。家里-国子监两头跑,隔三差五的去一下张廷恩家里,然后再也不会乱跑,完全是个安心读书的好学生啊。

提到张廷恩的时候,许推官和李守中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停顿了三五秒才坐回去。

许推官非常感慨的表示:“张阁老真严师也,小公爷亦高徒也。”

李守中以国子监祭酒的身份表示:“张阁老以清名著称,小公爷为人处世循规蹈矩,勤勉好学,从不主动与人起冲突,求学可谓风雨无阻,不早退,不迟到,在国子监内,除了上课之外,便是呆在藏书楼内,这点非李某需言夸大,国子监内人尽皆知。”

在李守中看来,贾琏无疑是好学生的典范,自己那个女婿,反倒不能算好学生。隔三差五的,总能听到他与同窗的一些八大胡同之行的雅事。对此,李守中无能为力,甚至连规劝都做不到,毕竟读书人狎妓乃是雅事,当年他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李守中唯一能做的就是督促贾珠好好读书,争取乡试闯关成功,女儿跟着受益。毕竟将来李纨现在对外的称呼,都是贾李氏,这是要刻墓碑上的。

(ps:此处忍不住想吐槽一二,天朝女性结婚后不用改姓,某些达国家刻不惯着女性。即便如此,爆炸如最近爱波斯坦的八卦,国内媒体很安静,尤其是一些平时喜欢蹭热点的,以及某性别代表的报纸。不扯了,怕被审核。)

原本问案至此就该结束了,贾琏却刻意提起三月里的那一场看似毫无波澜的小冲突。

提到陈从孝倡议扣阕的时候,贾琏还愤愤道:“此獠不忠也!”

丝毫没提陈从孝要拉贾琏下水的事情,这就显得心胸宽阔了。

不过这一番话,直接给许推官干沉默了,心里暗暗叫苦:小公爷,这话您能讲,我不敢听啊。扣阕一出,案子直接升级了。

李守中及时给许推官缓颊道:“监生们一时激动,有些过激言论,不足为道也。”

贾琏一听这话,立刻抱手鞠躬:“学生孟浪,先生恕罪。”

李守中很高兴的摆摆手:“不必如此,何罪之有呢?”

许推官长出一口气,笑着起身道:“此行获益不浅,在下也该告辞了。”

李守中起身相送,贾琏自然是不用跟着去的,一个人回了教室,这里已经结束了。

那位消息灵通的夏同学,还在大声说话:“国子监近千监生,陈某人偏生选在荫监班门口煽动扣阕,居心何在?”

这扣帽子的业务,那真是相当的熟练啊!

这也是家传的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