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红楼:我是贾琏 > 第六十七章 极端不爽(第2页)

第六十七章 极端不爽(第2页)

倒是贾琏主动上前见礼说话:“长者,何处报名?”

眼睛昏暗的老门房扫了贾琏一眼,抬手随意的指着里面道:“入内去问。”

说完又靠在椅子上继续打瞌睡,丝毫没有把看门当做一件很严肃的工作。

遭遇怠慢,贾琏无所谓,小安在侧后倒是忍不住了,撸起袖子要上前给这老不死的一点厉害看看,贾琏果断的抬手拦着,狠狠的瞪一眼,示意他不要生事。&1t;divid=&#o39;gc1&#o39;nett1&#o39;>&1t;scripttype=&#o39;textjavascript&#o39;>try{ggauto();}catch(ex){}&1t;script>

这老头怎么看都六七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都这岁数的老头,他能在乎啥?

再说了,在古代,一个人能活到快七十岁了,还能在这地方找个工作,能简单的了?

这老头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编制的,没准还是个官身。

尊老是本民族一个重要的道德指标,这也是现代社会很多老不死倚老卖老的本钱所在。

小安也是个狗眼看人低的,在青云书院的大门口,你看他敢张牙舞爪么?

柳老头打不死他!

国子监是个清水衙门,占地面积却不小,毕竟好多人在此读书。

过了高大的门槛,入内就是一个广场,这一点丝毫古往今来都差不多。

不信你去当地政府看看,大门里面是不是一个广场。

三面是教室,广场对面是二进门,距离大约十五米,广场不算大的缘故,大概是京城的地皮宝贵的缘故。从位置上来讲,国子监属于最外围的衙门,却挨着孔庙。

贾琏在国子监里溜达时,心里寻思着,这至圣先师的招牌供着,在皇帝心里也就是供着。

找到办公房的过程也就是五分钟,沿途是一个人都没见着。说好的今天开学报名呢?

一排办公房里也是空空如也,走一个来回才从窗子里看见一个中年书吏很悠闲的对着火炉坐着,火炉上热着酒,身边的凳子上摆着一碟花生米,腿上摆着一本书。

书吏悠闲的自斟自饮,丝毫没注意到人进来。一直到贾琏走近了,挡住了看书的光线才察觉,抬头一看贾琏的打扮,立刻放下酒杯和书,起身抱手:“这位小爷有礼?”

“您抬爱,不敢称爷,在下贾琏,今日特来报名。”贾琏保持礼貌,态度适中。

“原来是贾先生,小的姓刘意,有个诨号刘三,您稍候,这就来。”这位书吏干脆利落的交代清楚,转身就去了边上的桌前。

贾琏见他没有读书人之间称兄道弟套近乎的意思,知道他就是个纯书吏,地位不高,却怠慢不得。怎么说呢,这里是国子监,能在这地方做书吏,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人一定读过书,只是科举之路不顺遂,秀才也不曾中一个,可见此人必有背景。

大周朝太祖定下的规矩,国子监有年龄限制,只收三十岁以下的监生。监生十年不能中举,自当退学自谋出路。年过四十不能中举者,不得再考,年过五十不中进士,也不能再考,当服从吏部安排,居家待选官。

多有言官呼吁,应该改革这条规定,太上皇时不予置评,今上也不置可否。

每每想到这里,贾琏心里都在腹诽,你看,这就是古代的读书人,只能在科举一条小路上大家一起卷的情况下,读书人每年都有人做官,数量多了,自然要搞一些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出来。哪怕是所谓的祖制,也不是不能改的。

一旦皇帝要搞所谓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做官的读书人一定会折腾的满城风雨。

刘意取了报名册过来,问过贾琏的具体情况,一一登记后再三拱手笑道:“原来是荣国府的琏二爷,失敬失敬!”

贾琏笑着摇头抱手回礼:“谈不上,荣耀属于祖辈,与我何干?”

得知贾琏是走读,刘意记录在案后解释一句:“琏二爷只是秀才功名,欲入监读书,尚需宗人府出具一份文书,方可入荫监就学。”

呃,贾琏愣住了,还有这么一个流程的么?

国子监的读书资格不好弄,即便是有资格的勋贵子弟想进来读书,也需宗人府出荐书。

贾琏没着急走,而是先盯着刘意看了一会,看看这厮是不是在为难自己。

这一眼给刘意看的额头上汗水冒了出来,贾琏的名声可不太好。青云书院里把方白衣的孙子,郭侍郎的儿子都打了,退学不是大事,大事是后来这事情连累了方白衣。

这一类顶级权贵的子弟,在刘意的心目中,属于京城里最不能惹怒的一类人。

真要让贾琏觉得刘意是在故意为难他,动手给人打一顿,刘意伸冤都找不到衙门。

“那行,怪我事先能弄清楚。我这就去。”贾琏态度不变,依旧是不冷不热,摆手就走。

刘意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在后面喊一句:“琏二爷慢走。”

贾琏头也不回的去了,刘意坐回椅子上,长出一口气,这时候外头进来一个书吏,见刘意便笑问:“怎么回事,刚才出去的谁啊,给你吓的汗都下来了。”

“赵四,你可别乱讲话,琏二爷斯文守礼,并无半点跋扈之处。”刘意脸一冷,立刻反驳这厮。心道:这厮真是没安好心,万一我说错了话,他给传出去,那不是做实了背后说贾琏的坏话,回头倒霉的人不还是我么?

都说公门里头好修行,这一条管住嘴巴就很要紧。管不住嘴巴的人,都不知道啥时候就给人得罪了。刘意心道,这厮与我素来关系一般,适才套近乎必是心怀歹念,回头有机会,找贾琏告他一状,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话说贾琏出了国子监,心里极端的不爽。这么大的事情,事先也没人跟自己说一声。贾母王夫人之类的女流之辈不知道这个,贾赦贾政贾珠也不知道么?

贾赦可能是真的忘记了,毕竟他啥都不关心,只关心自己。害的自己多跑一段路的元凶,大概就是贾政父子了。贾珍那边,这点事情也轮不到贾珍操心。

贾琏也没着急去宗人府,而是先去了张廷恩家里,一问才知道,张廷恩去了户部衙门,这还没回来了。得,又白跑一趟。贾琏吩咐车夫,直接去宗人府。

理论上正月十六是正式上班的第一天,身负重任的张廷恩,一早就去了户部。

新官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交接,以年迈唯有请乞骸骨的右侍郎,正在办事房里等着呢。

知道自己的仇家多,张廷恩在交接时非常的谨慎,尤其是尚未处理公文方面。

这一仔细,张廷恩就在一摞公文最底下,现了一个坑,这坑还不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