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红楼同人)宝黛情长 > 第20页(第1页)

第20页(第1页)

“父亲……”黛玉哽咽着。

“你父亲身边有皇上派去的太医跟着,身体是不碍的,只是操劳了些。”胤禛放低了声音。

“不,孩儿多谢父亲亲来探视…。”黛玉说完又咳了两声。

胤禛登时愣住了,自己虽然做梦都想让黛玉叫自己一声父亲,却不料,真的听到了,心里却是这样的疼痛。十年前的往事霎时涌上心头。

那时,自己尚未封亲王,只是个贝勒,因奉皇阿玛的命令带着十三弟到江南查看盐政,路上淋了雨,得了风寒,多亏了一个叫兰儿的汉家姑娘无微不至的照顾才得以很快的康复,十几天的朝夕相处两人产生了深深地爱慕之情,无奈皇室的规矩,满汉不得通婚,胤禛只得选择逃避;谁知兰儿竟有了身孕,后被族人发现,以不贞之罪活活的把她烧死了。从那以后,胤禛性情大变,成了一副冷冰冰的模样。不知为了什么,今日黛玉的一声父亲,胤禛却无法控制自己埋藏了十年感情,眼泪也轻轻的顺着面颊滑落。幸好灯光昏暗,无人察觉,众人也习惯了他的冷漠,对他的无言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应。

一时无话,胤禛留弘历在外间照看,自带了李德全往前面去回康熙的话。

黛玉吃了药,过了半个时辰方沉沉睡去,弘历见黛玉睡了,也自去休息。只吩咐雪雁等六人轮流守护黛玉不提。

却说宝钗因白日里见到了弘历,更加坚定了自己待选的决心,总想着,若能入选,凭着自己的容貌,和今日的一面之缘,定能被弘历要去的,纵使因为自己的出身做不了福晋侧福晋,就是在弘历身边做个丫头也不枉此生了。所以晚上用了饭,并不找迎春姐妹说话,也不睡觉,只坐在床上自己静静的沉思着。莺儿见姑娘自从见了四阿哥回来便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也是了然的,并不打搅她,自去一边床上歪着休息。

正房东里间是探春和惜春的房间,因惜春尚小,夜间只跟着探春睡,探春正在气愤宝钗白日所为,和惜春小声的说着话,迎春自在一边,接了茶,叫丫头们都出去了方说:“三妹妹,你少说一句吧。”

“二姐姐,你评评理,向来她是最道学的,姨妈整天价在太太跟前说她不爱那些花儿呀粉儿的,却时时刻刻把那只金锁显在外边,虽说是来待选,莺儿和婆子们在咱们家到处宣扬着什么金玉良缘,可见是两手准备了来的。今日里,见了四阿哥,竟是那副模样,全然没有了大家闺秀的样子,痴痴的站在那里盯着四阿哥看,我们姐妹也跟着丢尽了脸,二姐姐不在跟前也罢了,偏我跟四妹妹是在跟前站着的。”

“好妹妹,你喝口茶,消停消停,我素日里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只是这些事情,谁不是明眼看着的?除了太太一味儿的喜欢她罢了。”迎春说着把一盏茶递到探春手里。

探春听了,自不再说话。只喝着手中的茶。

“三姐姐,咱们只冷眼看着罢了,我猜四阿哥却不是宝二哥那样的人。”惜春虽小,也是极有见识的。

迎春叹了口气,揽过惜春弱小的肩膀说:“偏我们姐妹命苦,生在这样的家里。”

且说黛玉这一病,虽然有太医每日里来诊视,无奈身体太弱,等到大好了,已经过了一个月了,因炎炎夏日也已经过去,又出来的久了,所以欲向康熙辞行。

这日,康熙处理完了政务,坐着藤椅小轿,四个公公抬了,忽闪忽闪的朝黛玉的风荷园走来。后面跟着胤禛弘历和李德全等人。

黛玉出来,亲自迎接入内,捧茶毕,康熙方拉着黛玉的手叹道:“可怜林丫头病了一场,越发的瘦了。”

“老爷子,黛儿虽病了一场,却是每日里人参燕窝的调养着,只怕是胖了些倒是真的,怎么会瘦呢。”

“是吗?”康熙回头看看弘历,又向胤禛说道:“难道是朕老眼昏花了?”

胤禛微笑不答,弘历却上前来说:“皇玛法一心疼爱妹妹,只怕是无论妹妹怎么胖,在皇玛法的心里也是瘦的。”

众人大笑,康熙也忍不住笑骂道:“你这个臭小子,敢这样说朕,回头朕叫你把三字经抄写一百遍。”

“这个倒是不怕,反正孙儿有林妹妹帮着,谁不知道林妹妹一手簪花小楷雅致清新,最是让人看不厌的。”

“弘历,不许欺负你妹妹。”胤禛在一边说道。

“还是老四好,到底是朕的儿子,知道朕的心。”康熙满意的点点头。

“老爷子,您就知道拿黛儿寻开心,如今黛儿只回去了,看你怎么样。”

“回去?回哪里去?”

“回外祖母家里,难不成您要黛儿在这里呆一辈子不成?出来这么久了,再不回去,外祖母会惦念的。”

康熙不说话,只是沉着脸。

胤禛却说:“林丫头说的是正理,皇阿玛还是放她回去的好,以后有的是机会,况且,您在这畅春园呆得久了,京城里的事情正是水深火热呢。你不回去看看?”

康熙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早晚等朕闭上了这双眼睛,一蹬腿去了,才能清静清静。”

众人忙跪下,不敢答言,唯黛玉轻笑一声说道:“老爷子别这样,黛儿还要跟你下棋呢,您要是去了,黛儿可是找谁下棋呢,少不了要跟您去的。”

“别别别,傻丫头,我老头子一把年纪了,无论早晚是要去的,你小小年纪,也该忌讳这些,病刚好了,可不许胡说。”转头拉黛玉到自己身边时,看见地上跪了一片,不禁笑了:“你们这是干什么,朕不过是句玩话,也值得你们这样。”

众人方松了一口气站起来。

这边康熙拉着黛玉到书案前,说道:“丫头,你给朕做得那几样小点心还是给朕写下来,朕带回去给宫里那些厨子,等哪天朕馋了,叫把他们好比着做。”

黛玉失笑道:“老爷子身为九五之尊,却会馋黛玉的家常面点,说出去,还不怕人家笑话。”

“那你就别说出去呗。谁要是说出去了,朕跟谁急。”康熙胡子一翘,假装很生气的样子。

黛玉无奈,只得写下几种蒸饺和清淡姑苏菜的做法,交给康熙说道:“老爷子有所不知,老百姓家常过日子没有豪门望族家里的条件,也花不起那么多的钱,所以家常菜都比较简朴,可是简朴得并不马虎,经济实蕙又精心制作,这是我们姑苏人的特点。吃也是一种艺术,艺术有两大类,一种是华,一种是朴;华近乎雕琢,朴近乎自然,华朴相错是为妙品。老爷子的饭食是华的久了,反而喜欢这些朴实的农家饭菜。”

众人听了都赞有道理,康熙却说:“你这个丫头,无非是说朕犯贱,放着宫里花费大价钱做得饭不吃,却来吃这些老百姓的饭。”

看着康熙老顽童样促狭的目光,黛玉不禁掩口而笑。

整整一个下午,康熙跟黛玉如多年的知己一样,侃侃而谈,从吃喝到历史,从历史到大清,聊的天昏地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