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寒门荣耀(科举) > 81凝重(第1页)

81凝重(第1页)

一夜安眠,第二日清早起来跟宋教谕说了他和陈崇章的打算。

宋教谕听罢,颔回道“这样也好,院试也仅有一个多月,若是你们跟我回永宁县,来回得花不少时间,你们尽管去吧,行馆这里我来应付,回了县上我会亲自跟县尊大人禀明。”

文靖安与陈崇章一起谢过,而后两人双双出门,一番寻觅,最后在江边一家小客栈租了间房子,房间坐北向南,开了窗便是浩浩江水、千帆竞,关了窗则只剩隐隐的后浪推动前浪的声音,极为静谧。

他们给掌柜付了租金,取了房间钥匙,不动声色回了会馆收拾行囊,趁其他学子都在府城游玩之际,悄然间将笔墨书简、穿戴衣物等等都搬了过去,当然他和陈崇章没有忘记各自修书一封,他主要写自己这回考试的成绩以及后续的打算,托宋教谕将信带回永宁县去,再请人送去莲花镇,分别交给陈三娘和陈家人。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再去府衙的礼房领了府试成绩的结单,此后就是和陈崇章一同准备六月初七开考的院试,他们主要把往年院试的科考题目和优秀答卷都看一遍,然后照着题目和科考的时间自己考自己。

由于搬到了江边,果然是无人打扰,掌柜也只将他们当做寻常备考的学子,这期间只有陈三娘和陈家各自准备了两个包裹,让陈家一位到府城洽谈生意的的掌柜亲自给他们送来,里边是一些衣物、鞋袜之类的东西,还附有两封信,无非是嘱托他们出门在外,一切以身体为要。

另外还让掌柜给他们一人带了一袋钱,里边都是小银锭,一袋足有十多两,足够他们额花销。

而令文靖安和陈崇章意外的是,不多久竟然有府衙的胥吏给他们送来了一封信。

照理说他们租住的这家小客栈只有宋教谕和家里人知道,忽然有外人给他们送信着实奇怪,那胥吏也不是当面把信交给他们,而是让客栈的掌柜转交,因此文靖安和陈崇章拿到信时掌柜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拆了信之后才惊喜地现,竟然是林宁宴寄来的

林宁宴已经知道他得了县试和府试的案,且留在北昌府准备院试,先道了恭喜,然后把本次院试主考官,朝廷钦点的云州学政的文章偏好详细说了一遍,还很贴心把那位学政在其他州郡主考院试时评定案的文章一并寄了过来。

也不知道他通过什么途径弄到这些资料,这已经不算是开小灶,而是给文靖安和陈崇章开了大锅饭

前面已经说过科举考试是“人考”而非“法考”,这就要求考生除了苦读圣贤书,科考时还要根据主考官的品味来写八股文,在实际的科举历史上,这种事情也非虚构,考生提前揣摩主考官的文章倾向是既有的事实,也是必须准备的一个重点。

更感人的是,林宁宴还说等到了乡试,确定了乡试主考官之后,再把那位主考官的相关资料给寄过来。

陈崇章感慨说“兄弟做到这个份上,宁宴真的很够兄弟了。”

文靖安点头认同,接着看后面的内容。

后面就是林宁宴说他自己的情况了。

不过以他报喜不报忧的性格,肯定不会把自己的难处跟文靖安和陈崇章详细说,只是大概说了他在翰林院过得还行,吏部几次考察都在中上,编修这个职位他应该可以做满三年,后面分配什么官职暂时不得而知。如今的朝廷还是旧党势大,他须得偃旗息鼓,不过当今陛下圣明,有意扶持培养与旧党针锋相对的势力,目前这股小势力已有一定的气候,朝中称为“新党”。

后面便不再有其他更加详细的内容,毕竟是白纸黑字的书信,为了以防万一被有心人截留,他不宜把话说得太直白。

看罢来信,陈崇章问道“要不要给他回一封信”

文靖安“不用,等院试结果出来之后再说。”

陈崇章点了点头,说道“也是,现在寄信过去,院试结束了他都未必收到。”

文靖安不再言语,而是伸手跟陈崇章要了个火折子,把林宁宴的心意留下,将林宁宴的来信烧掉。

而有了林宁宴送来的应考资料,他和陈崇章便像是获得了应考真题或者武林秘籍,复习起来如鱼得水,更有明确的方向。

到了院试这一关,科举的重量才正式凸显出来。

先主考官是朝廷钦派的提督学政,妥妥的正三品大官

正三品大员意味着什么

在学政面前,王所思这位一县之尊不过是七品蝇头小官,而北昌府申知府也才是正五品官员。除了主考院试之外,这位学政还负责考察该州郡所有生员以及部分文官的才能,这就相当于拥有部分人事任免的权力,在云州,除了布政使、按察使以及朝廷钦派的巡抚之外,就数提督学政权力最大。

也正因为权力太大,每个州郡的学政才要三年一换,避免其常驻一方,培植无数门人,结党营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