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阅读

冉冉阅读>寒门荣耀(科举) > 17二等(第1页)

17二等(第1页)

第一张白纸尾都写有句子。

句写的是“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末句写的是“不可以齐其家”,中间留白。

文靖安一看便知这是贴经题,出自四书里的大学,李碧存的意思是要他补足中间缺失的部分,考他在记诵上的硬功夫,这对文靖安来说早已不成问题,别的不敢多说,这两年他在背书这一块是没有丝毫马虎的。

再看第二张白纸,一共有四道题目。

第一题“诗曰周虽久邦,其命惟新。”

第二题“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第三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第四题“春秋无义战。”

每道题目下方都空出了回答的区域,这就是所谓的“墨义”题了。

这种题目和单纯讲究默写的贴经不同,它并非要求一字不差,墨义题答卷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文字,但表达的意思必须与四书章句集注里面的释义相同,不能自说自话。

这对文靖安来说只是中等难度,毕竟这两年李童生都在给他讲解,他自己也把四书集注反复看了很多遍,说完全背诵言过其实了,但字字句句大概的印象还是有的,因此这也难不倒他。

关键是是第三张白纸,那就要讲真功夫了。

题目只有一句话。

“道之以德。”

下边全部留空白。

这是什么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四书文。

要求文靖安根据这句话破题,做一篇八股文章。

目前来说,这是文靖安最弱的一项,这两年在李童生那里他只是跟着打基础,把主要精力放在记诵这一项硬功夫上,应付科举的四书文和五言八韵诗他只是刚刚摸到门槛,李童生说他处于勉强能凑出来一篇的水准。

纵观这三张白纸,贴经、墨义和四书文都有了,如果再加上一项五言八韵诗,不知道的还以为文靖安在参加县试。注1

文靖安看完题目,林宁宴也从外边回来了。

他向李碧存回话“先生,客人已安排在偏厅,茶水不会缺的,我已经把这的情况跟她们说了。”

李碧存道“接下来由你看着他答题,好了把卷子拿给我。”

林宁宴应了下来,李碧存这才从太师椅上站起来,背负着双手,往左边传来朗朗书声的学房去了。

林宁宴跟文靖安道“可以开始了,写完你交给我便好。”

文靖安微颔,把三张卷子分开,打算由易入难,先从贴经那一张入手。

这算是他穿过来之后的第一次考试,深吸一口气,展卷、提笔、蘸墨,案前正坐,开始答题

外边的陈三娘等人坐在偏厅喝茶等候,陈三娘和文三贵倒是沉得住气,安安毕竟是七岁孩子,和文靖安关系又好,忍不住问“三娘娘,你说他们会不会故意为难小哥哥啊”

陈三娘道“不会,李先生是镇上有名的读书人,只要你小哥哥自己学问过得去,李先生一定会给他机会的。”

安安道“那就好,这儿比杏陌村那家私塾要好,小哥哥一定要留在这读书。”

陈三娘笑道“你昨天不是还舍不得小哥哥来镇里上学么”

安安“我、我是”

陈三娘把她拉到身边,帮她整理落在耳畔的几根散,抚了抚她的小脸蛋,温和道“三娘娘知道你是为小哥哥好,再舍不得也知道不能耽误小哥哥的前程,安安和小哥哥一样都是好孩子,是不是”

陈三娘还捏了捏她的鼻子,安安笑了笑,露出那颗招牌小虎牙。

文三贵道“刚才那位小先生说靖安没这么快出来,我到镇上给你们买些吃食回来,顺便把牛车赶过来。”

陈三娘“你去吧。”

文三贵起身出去了,陈三娘把安安抱到腿上,两人边坐边等。

到了巳正三刻1o:45,书院里响起一阵钟声,学房里的学子出来放松活动,不过当他们看到偏厅里的陈三娘和安安,都是主动避开,绝不在女眷面前失礼,更不会有人往这边窥探,这便是恪守“非礼勿视”的儒家准则,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李碧存对学生的品性也有很高的要求。

青莲书院也是在午正12:oo放休,这么算下来,文靖安也只有半个多时辰答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